[发明专利]全极耳电池制备工艺及全极耳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43003.4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4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束振利;刘夏;高旭光;徐宁;张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凯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609 | 分类号: | H01M50/609;H01M50/516;H01M50/528;H01M50/536;H01M10/04;H01M6/00 |
代理公司: | 惠州知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4 | 代理人: | 罗佳龙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极耳 电池 制备 工艺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极耳电池制备工艺及全极耳电池。上述的全极耳电池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对卷芯进行正负极集流盘焊接操作,使正极集流盘及负极集流盘分别焊接于卷芯的两端,形成卷芯组件;将卷芯组件放入电解液中进行浸泡操作,得到电芯;将电芯装入电池壳后,并对电芯与电池壳进行焊接操作,形成半成品电池。由于对卷芯组件采用浸泡操作,使电解液能够较快速地进入卷芯的内部,不仅提高了卷芯组件注液效率,而且确保了卷芯能够全面且充分地吸收电解液,进而确保了每个卷芯实际所需的电解液的用量,从而提高了单个卷芯所需电解液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极耳电池制备工艺及全极耳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见,它主要是将内部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从而能够为各种设备提供电源。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电池正向着高功率和高倍率的方向发展。因此,市面上已涌现出一种新型的全极耳电池,使全极耳电池的过流能力强,发热小,内阻低,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
全极耳电池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卷芯进行注液操作,以使电解液能够被吸附在卷芯内,从而实现全极耳电池内部化学能转化。传统的做法是在对卷芯进行注液操作的步骤中,先将全极耳电池的卷芯两端揉平,然后再将连接片焊接在卷芯的两端后,还需要入壳滚槽并进行烘烤操作,再用电子泵将电解液注入卷芯内,并经过多次抽真空、加氮气压操作,以使卷芯能够较充分地吸收电解液。
然而,采用传统的注液方法,由于全极耳分别焊接在卷芯两端,使全极耳与卷芯两端连接的部位比较紧实,从而使电解液较难进入全极耳与卷芯两端的连接的部位,进而造成电解液注液时间过长,且又由于每个卷芯的重量不一样,从而使每个卷芯实际所需的电解液量也不一样,而采用传统的注液方法,每次抽取的电解液一样,无法做到较好适应单个卷芯实际所需的电解液的用量。尤其是批量对卷芯注液出现个别卷芯的重量差异较大时,使得个别卷芯内容易出现电解液不足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全极耳电池的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注液效率较高、且准确性较高的全极耳电池制备工艺及全极耳电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全极耳电池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对卷芯进行正负极集流盘焊接操作,使所述正极集流盘及所述负极集流盘分别焊接于所述卷芯的两端,形成卷芯组件;
将所述卷芯组件放入电解液中进行浸泡行操作,得到电芯;
将所述电芯装入电池壳后,并对所述电芯与所述电池壳进行焊接操作,形成半成品电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浸泡操作的时间为3min~5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对卷芯进行正负极集流盘焊接操作的步骤之后,并且在所述将所述卷芯组件放入电解液中进行浸泡操作的步骤之前,所述全极耳电池制备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电解液进行加热操作,以使所述电解液快速进入卷芯组件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操作的温度为35℃~5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对所述电解液进行加热操作的步骤之前,并且在所述对卷芯进行正负极集流盘焊接操作的步骤之后,所述全极耳电池制备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卷芯组件进行烘烤操作,以除去卷芯组件的水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卷芯组件在真空的条件下进行烘烤24h~36h。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将所述卷芯组件放入电解液中进行浸泡操作的步骤中,所述全极耳电池制备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凯德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凯德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43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