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的摩托车四缸节气门体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32272.0 | 申请日: | 202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3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何超犇;刘军;杜洪渝;李青;林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精湛基业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9/10 | 分类号: | F02D9/10;F02D9/0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祁皓 |
地址: | 223900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摩托车 节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的摩托车四缸节气门体,包括节气门左总成、节气门右总成和连接机构,所述节气门左总成、节气门右总成均包括双缸节气门本体和节气门轴,所述节气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双缸节气门本体的内部,所述节气门轴上设有两个用于控制双缸进气量的节气门片,两根所述节气门轴为同轴设置且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传动连接,其中一根所述节气门轴远离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连接有带动其旋转的旋架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传动连接的双缸节气门体,降低对加工的精度要求,有效降低加工成本,减少加工的局限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节气门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的摩托车四缸节气门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摩托车的普及,燃油摩托车代步功能进一步被弱化,人们选择摩托车的目的绝大部分是为了其风驰电掣的速度所带来的享受,小排量的单缸、双缸摩托车由于气缸数量少导致其工作流畅度低、震动幅度大、排气声断断续续,不利于高转速功率的发挥,其性能已不能满足摩托车爱好者对车辆性能不断的极致追求,因此对摩托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节气门体是控制发动机吸气多少的一个阀门,它的上方是空气滤清器空气格,下方是发动机缸体,对发动机的工作流畅度、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现有的四缸节气门体多为整体式结构,其内部采用一根节气门轴来转动四个节气门片,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导致加工成本高昂,加工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的摩托车四缸节气门体,通过设置传动连接的双缸节气门体,降低对加工的精度要求,有效降低加工成本,减少加工的局限性,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性能的摩托车四缸节气门体,包括节气门左总成、节气门右总成和连接机构,所述节气门左总成、节气门右总成均包括双缸节气门本体和节气门轴,所述节气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双缸节气门本体的内部,所述节气门轴上设有两个用于控制双缸进气量的节气门片,两根所述节气门轴为同轴设置且通过所述连接机构传动连接,其中一根所述节气门轴远离所述连接机构的一端连接有带动其旋转的旋架组件。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左固定架、左传动架、右固定架和右传动架,所述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一端分别与所述节气门左总成、节气门右总成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左传动架和右传动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节气门左总成、节气门右总成的节气门轴端部连接,另一端通过缓冲组件连接。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左传动架包括与所述节气门左总成的节气门轴连接的左连接板和设置在所述左连接板一侧的匚形支架,所述右传动架包括与所述节气门右总成的节气门轴连接的右连接板和位于所述匚形支架弯折形成的凹口内并与所述右连接板连接的挡板。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匚形支架上端的螺孔,所述螺孔内螺纹连接有缓冲螺栓,所述缓冲螺栓的下端抵接在所述挡板上,所述所述缓冲螺栓的头部与所述匚形支架上端之间设有套设在所述缓冲螺栓外的第一压簧。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匚形支架的下端内壁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挡板之间设有缓冲间隔,所述凸台外设有套设在其上的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匚形支架内底面和所述挡板下底面抵接。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双缸节气门本体包括两个进气主通道,所述节气门片位于进气主通道内,每个所述进气主通道上还设有空气旁通管道,所述空气旁通管道内螺纹连接有空气调节螺钉,所述空气调节螺钉上套设有调节压簧。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节气门轴上设有环槽,所述双缸节气门本体上、位于所述环槽上方设有限位螺孔,所述限位螺孔内螺纹连接有一端抵接在所述环槽内的限位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精湛基业机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精湛基业机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32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