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物TFT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25298.2 | 申请日: | 202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0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梓林 |
主分类号: | H01L29/417 | 分类号: | H01L29/417;H01L29/43;H01L29/786;H01L21/28;H01L2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物 tft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一种氧化物TFT,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栅极、栅绝缘层、有源层、源极和漏极,所述栅极、栅绝缘层、有源层、源极和漏极呈交错型或共面型的底栅结构布置,所述有源层具有与源极和漏极接触的接触端部,所述有源层为含有铟元素的氧化物半导体层,所述源极和漏极均由含铟的合金薄膜图形化而成。这种氧化物TFT的有源层与源极和漏极的接触端部可有效地被导体化,且不会影响有源层的沟道部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物TFT及其制造方法,属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物TFT(薄膜晶体管)为采用IGZO等氧化物半导体膜层作为有源层的TFT器件。由于氧化物半导体的载流子迁移率高、导通电流大,故氧化物TFT适合用在充放电流较大的高分辨率、高刷新率TFT显示器中,以及用在以电流驱动为主的OLED显示屏和micro-LED显示器中。
氧化物TFT一般采用底栅结构,其栅极及栅绝缘层设置在有源层底部,而源极和漏极一般与有源层膜块的两个端部形成接触,当源极和漏极垫设在上述接触端部的之下时为共面型结构,而当源极和漏极覆盖在上述接触端部之上时为交错型结构。由于有源层在一般状态下呈现为高绝缘性,因而在氧化物TFT的制造过程中,需预先将有源层的上述接触端部转变为导体,其一般是对接触端部实施离子注入、强紫外辐照等方法来实现的,上述方法在工艺上往往很难控制,其会影响到有源层的沟道部位(即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有源层区域)而使TFT器件的稳定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氧化物TFT及其制造方法,其有源层与源极和漏极的接触端部可有效地被导体化,且不会影响有源层的沟道部位,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氧化物TFT,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栅极、栅绝缘层、有源层、源极和漏极,所述栅极、栅绝缘层、有源层、源极和漏极呈交错型或共面型的底栅结构布置,所述有源层具有与源极和漏极接触的接触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为含有铟元素的氧化物半导体层,所述源极和漏极均由含铟的合金薄膜图形化而成。
由此,在所述氧化物TFT中,源极和漏极均由含铟的合金薄膜图形化而成,源极和漏极中的铟原子扩散到有源层的接触端部中,其使得接触端部的铟元素浓度高于其他部位,其被掺杂为导体。
具体地,在所述氧化物TFT中,栅极为设置在基板(一般为玻璃基板)表面的金属电极,其可由钼、铝、铬等金属或合金的单层或多层薄膜(栅极金属层)图形化(光刻)而成,其厚度一般为200〜300 nm。
所述栅绝缘层覆盖栅极,其可为无机绝缘材料(如Al2O3、Si3N4、SiO2、HfO2)的膜层,其厚度一般为200〜500 nm。
所述有源层设置在栅绝缘层的外表面,其为厚度约50〜100nm的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有源层一般通过光刻等工艺图形化为处于栅极之上的膜块。具体地,所述有源层可以是IGZO(氧化铟镓锌)薄膜,或是其他包含氧化铟的四元氧化物薄膜,如除氧化铟之外还包括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镓中的任意两种氧化物的氧化物薄膜。一般地,除了与源极和漏极的接触端部之外,有源层的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符合化学计量比因而呈高阻态,优选其表面电阻超过1010Ω。
所述源极和漏极由含铟的合金薄膜图形化而成,其容易通过磁控溅射等真空沉积工艺进行镀膜,并光刻形成所需的图案(包括源极、漏极及其连出线路的图案)。当TFT被设计为共面型结构时,源极和漏极垫设在有源层的两个接触端部的之下;而当TFT被设计为交错型结构时,源极和漏极覆盖在有源层的两个接触端部之上。源极和漏极一般对向地搭接在有源层沟道部位的两端,其与有源层构成可由栅极电压控制通断的导电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梓林,未经陈梓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52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