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狭窄空间预应力转向张拉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25108.7 | 申请日: | 2022-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1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袁涛;段雨尨;王先平;袁平顺;赵科举;金大鑫;张仕江;成燕;殷本林;王峻;张向军;孙博;李莺;周泉;邓何东;龙腾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0 | 代理人: | 赖纯清 |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狭窄 空间 预应力 转向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狭窄空间预应力转向张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张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Ⅰ、施工准备:组织施工设备、材料进场,根据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法的要求,对选定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具、张拉仪器进行验收及复验;
Ⅱ、转向张拉装置(4)的设计与制作:制作类L形的转向张拉装置(4),顶部的张拉端(4.1)呈凸起的圆柱形,侧面的定位腔(4.2)呈凹进的圆柱形;
Ⅲ、预应力钢绞线安装:用钢筋焊成定位网将塑料波纹管按设计位置定位于梁体(1)内,孔道位置经检查后穿设波纹管;根据设计参数编扎、安装钢绞线,钢绞线穿设于波纹管中;
Ⅳ、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浇筑混凝土,浇筑后采用薄膜覆盖保温措施,并采取洒水养护;
Ⅴ、安装转向张拉装置(4):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将梁体(1)的锚固端(2)的锚板嵌入至转向张拉装置(4)的定位腔(4.2)中,并将梁体(1)一侧的钢绞线穿入定位腔(4.2),钢绞线穿过转向张拉装置(4),从转向张拉装置(4)的张拉端(4.1)穿出;
Ⅵ、安装千斤顶(3):转向张拉装置(4)安装完成后,将转向张拉装置(4)顶部凸出的张拉端(4.1)嵌入千斤顶(3)中,钢绞线穿入千斤顶(3);
Ⅶ、预应力梁张拉及灌浆:千斤顶(3)对钢绞线进行张拉,实现预应力梁狭窄空间斜向张拉;张拉完毕后及时将多余的钢绞线切掉,然后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封堵张拉端洞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窄空间预应力转向张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Ⅱ中的转向张拉装置(4)为中空结构,类L形,其包括壳体(4.4)、张拉端(4.1)、定位腔(4.2)、中空腔(4.3);转向张拉装置(4)一端设置了与千斤顶(3)相连接的张拉端(4.1)、另一端设置了与预应力梁梁体(1)的锚固端(2)相连接的定位腔(4.2),中空腔(4.3)转向位置处设置有定位板(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狭窄空间预应力转向张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张拉装置(4)的定位腔(4.2)内凹,形成凹槽,直径与锚固端(2)上凸起的锚板大小相匹配,定位腔(4.2)通过锚板嵌于定位腔(4.2)中与锚固端(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狭窄空间预应力转向张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张拉装置(4)的张拉端(4.1)凸出壳体(4.4)顶端平面,张拉端(4.1)与千斤顶(3)前端的内孔相匹配,通过凸出的张拉端(4.1)嵌于千斤顶(3)中与千斤顶(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狭窄空间预应力转向张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张拉装置(4)的中空腔(4.3)截面呈圆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狭窄空间预应力转向张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张拉装置(4)的中空腔(4.3)转向位置呈135°倾斜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狭窄空间预应力转向张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张拉装置(4)的中空腔(4.3)在转向位置处直径最大,逐渐向定位腔(4.2)、张拉端(4.1)收缩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狭窄空间预应力转向张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张拉装置(4)的定位板(4.5)、定位腔(4.2)、张拉端(4.1)开设有同锚固端(2)的锚板上相同大小的、与钢绞线数量位置相匹配的预应力钢绞线穿线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狭窄空间预应力转向张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张拉装置(4)的中空腔(4.3)转向位置处设置有两块定位板(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51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