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轮胎NVH的方法及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20431.5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4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曲宾建;王君;叶烔昕;周兆刚;徐超;乔元梅;田苗;黄娜;苏国庆;尤鑫;刘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1/00 | 分类号: | B60C11/00;B60C11/12;B60C3/04;B60C9/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段晓菲 |
地址: | 266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轮胎 nvh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轮胎NVH的方法及轮胎,属于轮胎领域。包括中心部基部胶厚度B=C*α,α的取值大于0.3,且胎冠胶厚度A>GD‑TWI;纵沟部基部胶厚度D=C*β,β的取值大于0.1,且沟底冠胶厚度d≥C‑GD‑D;胎肩部基部胶厚度E=B*γ,γ的取值为0.4‑0.6;中心部基部胶宽度L=TW*δ,δ的取值为0.6‑0.7;三角胶高度BFH与轮胎断面高度SH的比率满足:BFH/SH=20%±5%。本发明应用于轮胎方面,解决现有车厂对轮胎低噪音及测试周期要求越来越高的技术问题,在保证开发周期30天的基础上,不大幅增加预算成本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实现粗糙沥青路和水泥刻槽路NVH整体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轮胎NVH的方法及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OE配套的轮胎企业也面临越来越高的竞争与挑战。车厂为了新车型的快速上市抢占市场,对轮胎的性能和供货周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国内车厂对轮胎性能要求的优先等级为:NVH、舒适性、干湿地刹车、操稳,同时要求每轮提供测试样胎的周期为30天左右。由此可见,NVH作为轮胎性能的第一否决项,其性能优劣和改善周期对OE配套至关重要。
NVH性能测试一般会分为3大部分:粗糙沥青路面、水泥刻槽路面、光滑沥青路面。其中,粗糙沥青路面和水泥刻槽路面的噪音可以由轮胎的结构进行调整,而光滑沥青路面噪音是由轮胎的花纹所决定,所以只能通过修改花纹或者重新设计花纹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轮胎NVH的方法及轮胎,解决了现有车厂对轮胎低噪音及测试周期要求越来越高的技术问题,具有在保证开发周期30天的基础上,不大幅增加预算成本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实现粗糙沥青路和水泥刻槽路NVH整体提升的特点。
本发明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提高轮胎NVH的方法,通过调整轮胎的结构使之满足以下条件来提高轮胎NVH:
中心部基部胶厚度B=C*α,C为胎面中心部胶总厚度,α的取值大于0.3,且胎冠胶厚度A>GD-TWI,GD为中心部纵沟沟深,TWI为轮胎磨耗标识高度;
纵沟部基部胶厚度D=C*β,β的取值大于0.1,且沟底冠胶厚度d≥C-GD-D;
胎肩部基部胶厚度E=B*γ,γ的取值为0.4-0.6;
中心部基部胶宽度L=TW*δ,TW为轮胎行驶面宽度,δ的取值为0.6-0.7;
三角胶高度BFH与轮胎断面高度SH的比率满足:BFH/SH=20%±5%;
冠带层采用S型间隔式缠绕,间隔式冠带尾端与肩部冠带尾端距离Q不小于5mm,且间隔式冠带尾端与中心距离P要超过肩部第二纵沟。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冠带层采用S型间隔式缠绕,间隔距离M为2-5mm,冠带宽度N为10mm,肩部冠带宽度CEW为30-40mm。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心部基部胶厚度B为4.0mm,所述胎冠胶厚度A为6.0mm;所述纵沟部基部胶厚度D为1.5mm,所述沟底冠胶厚度d为1.0mm;所述胎肩部基部胶厚度E为2.4mm;所述中心部基部胶宽度L为53mm。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胎面中心部胶总厚度C=A+B=GD+D+d。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胎面中心部胶总厚度C为10mm。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胎冠胶厚度A=C-B。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胎的接地印痕为椭圆形,长度为151mm,宽度为1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04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冷式机载两相流系统
- 下一篇:一种马达线圈生产用绕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