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防护安全气囊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20089.9 | 申请日: | 2022-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4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贤 |
| 主分类号: | B60R19/20 | 分类号: | B60R19/20;B60R19/40;B60R21/36;B60R21/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防护 安全气囊 | ||
一种汽车防护安全气囊,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包括汽车、安全气囊、前保险杠、后保险杠,汽车前保险杠、后保险杠上端均安装安全气囊,汽车的前保险杠下端安装有防护板;安全气囊包括:安装板、嵌合设置在安装板外侧的前置气囊和安装在安装板内侧的内置气囊,安装板整体呈弧形状,安装板前后侧均通过挠性件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处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车体两端的前后侧均设置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设置有螺栓,螺栓的拴柱对应安装孔插入后通过螺母安装固定,前置气囊的外侧设有充气气芯以及压力阀三,前置气囊内部充气量为气囊内部容积的三分之二;汽车前保险杠内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外侧一端与防护板连接,内置气囊与伸缩杆连通有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防护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而因汽车造成的交通事件也屡见不鲜,为了能够保护参与交通的人员生命安全,汽车内部装有安全气囊、安全带等防护结构,但是,发生交通事故时,最危险的是汽车外撞击的人员,而汽车的外侧并没设置有防护的结构,往往造成被撞击的人员致命伤害。
目前,虽然也有在汽车外设置安全气囊的想法,但是因各种原因无法实现,如无法简便的安装、影响汽车整体美观、无法有效达到真正缓冲等问题,而得不到推广,因此,提出一种汽车防护安全气囊来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描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汽车防护安全气囊,包括汽车、安全气囊、前保险杠、后保险杠,汽车前保险杠、后保险杠上端均安装安全气囊,汽车的前保险杠下端安装有防护板;
安全气囊包括:安装板、嵌合设置在安装板外侧的前置气囊和安装在安装板内侧的内置气囊,内置气囊与前保险杠贴合设置,安装板整体呈弧形状,安装板前后侧均通过挠性件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处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车体两端的前后侧均设置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设置有螺栓,螺栓的拴柱对应安装孔插入后通过螺母安装固定,前置气囊的外侧设有充气气芯以及压力阀三,前置气囊内部充气量为气囊内部容积的三分之二;
汽车前保险杠内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外侧一端与防护板连接,内置气囊与伸缩杆连通有导管。
优选的,伸缩杆包括缸体一和一端插拔设置于缸体一内的活塞芯杆,活塞芯杆外侧位于缸体一内套设有弹簧,缸体一的外侧设有排气口,导管连接内置气囊与缸体一。
优选的,汽车前保险杠、后保险杠的内部均安装有气泵,气泵的充气一端连接有分流管,分流管一端连接内置气囊,且分流管均安装有自动阀门。
优选的,汽车的车架左右两端内部均安装有缸体二,缸体二的前后侧均滑动设置有侧L状的侧防护板,气泵连接的另一分流管与缸体二连通设置,侧防护板侧壁安装红外线传感器。
优选的,侧防护板具体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垂直连接设置,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连接处的外侧通过弯折设置的外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连接处的内侧通过弯折设置的内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外固定板与内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一连接板外侧设有弹性层,弹性层为空心的橡胶套,第一连接板穿入缸体二的内部连接有活塞板,活塞板与缸体二内侧相适配,活塞板与缸体二内部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第一连接板连接活塞板的一端设有进气口,第一连接板内部设有第一导气通道,第一连接板另一端设有燕尾槽,燕尾槽中心设有连通导气通道的进气孔,第二连接板对应燕尾槽一体连接有燕尾块,燕尾块对应燕尾槽插入设置,第二连接板内部设有第二导气通道,第二导气通道与弹性层内部连通,燕尾块对应进气孔设置有伸缩设置的伸缩管,伸缩管与第二导气通道内部连通,燕尾块对应燕尾槽插入后伸缩管伸入进气孔内,使得第一导气通道与第二导气通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贤,未经陈志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200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