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网络架构及即插即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19681.7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80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庞先海;马天祥;沈宏亮;张姿姿;张智远;段昕;贾静然;李小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4/18;H04W84/18;H04L67/1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刘少卿 |
地址: | 05002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网络 架构 即插即用 方法 | ||
1.一种无线通信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端模块与多个末端模块;
所述头端模块安装于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所述末端模块安装于智能断路器;
所述头端模块包括:用于与所述台区智能融合终端通信交互的第一主控板、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主芯片、用于采集第一传感器信息的第一多功能芯片;所述第一主控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主芯片和所述第一多功能芯片通信连接;
所述末端模块包括:用于与所述智能断路器通信交互的第二主控板、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主芯片、用于采集第二传感器信息的第二多功能芯片;所述第二主控板分别与所述第二主芯片和所述第二多功能芯片通信连接;
所述头端模块与所述末端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主芯片与所述第二主芯片进行通信交互,所述末端模块与其他末端模块通过所述第二主芯片进行通信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功能芯片还用于将采集到的不同类型的第一传感器信息转换为统一格式;
所述第二多功能芯片还用于将采集到的不同类型的第二传感器信息转换为统一格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模块还包括:网口与第一外接接口;
所述网口与所述第一主控板连接,所述第一主控板通过所述网口与所述台区智能融合终端通信交互;
所述第一外接接口与所述第一多功能芯片连接,用于接入第一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模块还包括:串口与第二外接接口;
所述串口与所述第二主控板连接,所述第二主控板通过所述串口与所述智能断路器通信交互;
所述第二外接接口与所述第二多功能芯片连接,用于接入第二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模块还包括:第一弱电端子接口;
所述第一弱电端子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以使给所述头端模块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网络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模块还包括:第二弱电端子接口;
所述第二弱电端子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以使给所述末端模块供电。
7.一种即插即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插即用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网络架构和与所述无线通信网络架构进行通信交互的台区智能融合终端;
所述方法包括:
末端模块采集入网设备的自描述信息,向头端模块发送注册信息与请求帧;其中,所述注册信息包括所述自描述信息与所述末端模块的IP地址;
所述头端模块接收所述请求帧与注册信息,根据所述请求帧将所述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台区智能融合终端;
所述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接收所述注册信息,并对所述注册信息进行解析分类,根据解析分类结果对所述注册信息进行注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即插即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包括:解析模块、数据中心与多个采集模块;
相应的,所述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接收所述注册信息,并对所述注册信息进行解析分类,根据解析分类结果对所述注册信息进行注册,包括:
所述解析模块接收所述注册信息,并对所述注册信息进行解析分类,将解析分类后的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采集模块;
所述采集模块接收对应的注册信息,并将所述注册信息注册到所述数据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即插即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接收对应的注册信息,并将所述注册信息注册到数据中心之后,还包括:
所述数据中心将所述注册信息与对比文件中的对比信息进行对比;其中,所述对比信息为预设的台账信息;
若所述注册信息存在于所述对比文件中,则入网设备自注册完成;
若所述注册信息不存在于所述对比文件中,则将所述注册信息删除并加入黑名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即插即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入网设备自注册完成,则所述数据中心将注册成功数据帧发送至所述头端模块,所述头端模块接收所述注册成功数据帧后,将所述注册成功数据帧发送至所述末端模块,以使所述末端模块根据所述注册成功数据帧进行所述入网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96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