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水氨氮高效脱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14628.8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4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黄登盛;江云锋;余其芳;邵朱强;巫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东港环保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76;C02F3/02;C02F1/66;C02F101/16;C02F7/00;C02F3/30 |
代理公司: | 衢州政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15 | 代理人: | 陈丽嫦 |
地址: | 32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高效 脱除 方法 | ||
1.废水氨氮高效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废水进入吹脱池,吹脱池内加入氢氧化钠,吹脱池内设置pH在线仪表,控制吹脱池内pH在11-12,进水水温控制在50℃,吹脱池内24h不间断曝气,将游离状态的氨吹出,吹脱池内设置隔墙,形成多级吹脱,吹脱废气排至生物吸收池,吹脱废水流入加氯池;
S2、加氯池内投加次氯酸钠,将吹脱池内未完全出脱的氨或氮利用次氯酸钠的氧化性氧化成氯胺或氮气,至废水氨氮达标排放;
S3、生物吸收池底部设置布气管,中间设置含有微生物的填料层,顶部设置喷淋系统;引风机将吹脱废气引入送至生物吸收池内,来自循环池的吸收液进入喷淋系统,喷淋系统向下喷淋吸收液,吹脱废气由下而上与吸收液以及填料层内微生物进行接触,实现氨的吸收、吸附、降解;
S4、生物吸收池排放的吸收废液和废气进入中间池,中间池内添加葡萄糖、碳酸钠、硫酸,通过曝气混合均匀,进行生物预氧化,尾气达标排放,吸收废液再经水泵提升进入曝气生物流化池;
S5、吸收废液中的氨氧化成硝态氨后再经曝气生物流化池进行反硝化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和总氮,出水回流至循环池;
其中,曝气生物流化池包括一级曝气生物流化池和二级曝气生物流化池,一级曝气生物流化池和二级曝气生物流化池内均设置有生物填料,一级曝气生物流化池内的生物填料内的微生物利用风机曝气提供的氧气进行硝化反应,将吸收废液中的氨氧化成硝态氮,再经二级曝气生物流化池进行反硝化生成氮气,二级曝气生物流化池出水回流至循环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氨氮高效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氢氧化钠通过氢氧化钠加药系统添加,该氢氧化钠加药系统的流量为100 L/h、扬程为30 m,搅拌功率为1.1k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氨氮高效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达标排放的废水进入清水池,清水池内投加硫酸回调pH值,废水达标进入污水管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氨氮高效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池和生物吸收池之间设置冷却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废水氨氮高效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糖、碳酸钠、硫酸均通过加药装置投加,所述加药装置包括葡萄糖加药系统、碳酸钠加药系统和硫酸加药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氨氮高效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加药系统的流量为100 L/h、扬程为30 m,搅拌功率为1.1kw;所述葡萄糖加药系统和碳酸钠加药系统的流量均为300 L/h、扬程为30 m,搅拌功率为1.5kw。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氨氮高效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氯酸钠通过次氯酸钠加药系统投加,该氯酸钠加药系统的流量为100 L/h、扬程为30 m,搅拌功率为1.1kw。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氨氮高效脱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曝气生物流化池中的生物填料内生物量为10-20g/L;曝气形式为穿孔曝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东港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未经衢州东港环保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46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益生菌制备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易散热变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