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车站深基坑深层水平位移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13645.X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4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增辉;王嘉伟;邱波;韩三琪;姜雷雷;陈卓辉;叶挺;胡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C9/00;G01C9/02;E02D33/00 |
代理公司: | 绍兴上虞鸿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3 | 代理人: | 马鸿杰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车站 基坑 深层 水平 位移 测量 装置 | ||
1.一种地铁车站深基坑深层水平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斜管(1)和主体(2),所述主体(2)包括测斜仪(3)和控制电缆(4),所述控制电缆(4)上设有拉力检测机构(5),所述测斜仪(3)与所述控制电缆(4)通过防水航插(6)连接,所述测斜仪(3)另一端设有测斜仪探头(8),所述控制电缆(4)的另一端连有测斜读数仪(7),所述测斜仪(3)内部设有伺服电机(9)和控制装置(10),所述伺服电机(9)通过第一轴(11)连接有第一链轮(12)和第二链轮(13),所述第一链轮(12)上方链条连接设有第三链轮(14),所述第三链轮(14)上设有第二轴(15),所述第二轴(15)两端设有第一锥齿轮(16)和第二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6)在上端配合设有第三锥齿轮(18),所述第三锥齿轮(18)通过传动设有第一导轮(19)且相对固定,所述第二锥齿轮(17)在下端配合设有第四锥齿轮(20),所述第四锥齿轮(20)通过传动设有第二导轮(21)且相对固定,所述第二链轮(13)下方链条连接设有第四链轮(22),所述第四链轮(22)上设有第三轴(23),所述第三轴(23)两端设有第五锥齿轮(24)和第六锥齿轮(25),所述第五锥齿轮(24)在上端配合设有第七锥齿轮(26),所述第七锥齿轮(26)通过传动设有第三导轮(27)且相对固定,所述第六锥齿轮(25)在下端配合设有第八锥齿轮(28),所述第八锥齿轮(28)通过传动设有第四导轮(29)且相对固定,所述第一导轮(19)、所述第二导轮(21)、所述第三导轮(27)和所述第四导轮(29)与所述测斜管(1)接触,所述第一导轮(19)、所述第二导轮(21)、所述第三导轮(27)和所述第四导轮(29)单次改变方向只能转动90度,所述测斜仪(3)垂直于所述第一轴(11)的两侧设有刮板(32),所述刮板(32)最高处高于所述第一导轮(19)和所述第二导轮(21),所述刮板(32)最低处低于所述第三导轮(27)和所述第四导轮(29),所述刮板(32)偏向所述测斜仪(3)侧连有齿条(33),所述齿条(33)连接有第五齿轮(35),所述齿条(33)两端为没有轮齿的平面(39),所述第五齿轮(35)与第一轴(11)连接且被第一轴(11)带动,所述齿条(33)与所述测斜仪(3)通过滑槽(38)滑动连接,所述齿条(33)另一端连有弹簧(36),所述弹簧(36)与所述测斜仪(3)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深基坑深层水平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斜仪探头(8)底部设有缓冲垫(30),所述缓冲垫(30)上均匀的设有通孔(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深基坑深层水平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3)两端设有限位板(3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深基坑深层水平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检测机构(5)为拉力测试仪(4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深基坑深层水平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11)、所述第二轴(15)和所述第三轴(23)都与所述测斜仪(3)之间设有滑动轴承(4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车站深基坑深层水平位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锥齿轮(18)通过传动设有第一导轮(19)且相对固定,该传动连接方式是通过所述第三锥齿轮(18)连有第四轴(42),所述第四轴(42)连有第九齿轮(43),所述第九齿轮(43)偏向所述测斜管(1)侧设有第十齿轮(44),所述第十齿轮(44)连有第五轴(45),所述第五轴(45)连有所述第一导轮(19),所述第四轴(42)和所述第五轴(45)都通过轴套固定在第一外壳(46)上,所述第四锥齿轮(20)通过传动设有第二导轮(21)且相对固定,该传动连接方式是通过所述第四锥齿轮(20)连有第六轴(47),所述第六轴(47)连有第十一齿轮(48),所述第十一齿轮(48)偏向所述测斜管(1)侧设有第十二齿轮(49),所述第十二齿轮(49)连有第七轴(50),所述第七轴(50)连有所述第二导轮(21),所述第六轴(47)和所述第七轴(50)都通过轴套固定在第二外壳(51)上,所述第七锥齿轮(26)通过传动设有第三导轮(27)且相对固定,该传动连接方式是通过所述第七锥齿轮(26)连有第八轴(52),所述第八轴(52)连有第十三齿轮(53),所述第十三齿轮(53)偏向所述测斜管(1)侧设有第十四齿轮(54),所述第十四齿轮(54)连有第九轴(55),所述第九轴(55)连有所述第三导轮(27),所述第八轴(52)和所述第九轴(55)都通过轴套固定在第三外壳(57)上,所述第八锥齿轮(28)通过传动设有第四导轮(29)且相对固定,该传动连接方式是通过所述第八锥齿轮(28)连有第十轴(56),所述第十轴(56)连有第十五齿轮(58),所述第十五齿轮(58)偏向所述测斜管(1)侧设有第十六齿轮(59),所述第十六齿轮(59)连有第十一轴(60),所述第十一轴(60)连有所述第四导轮(29),所述第十轴(56)和所述第十一轴(60)都通过轴套固定在第四外壳(61)上,所述测斜仪(3)上设有限位柱(62),所述限位柱(62)限制所述第一外壳(46)、所述第二外壳(51)、所述第三外壳(57)、所述第四外壳(61)的转动方向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展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364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