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低温冷藏联合处理提取豆渣蛋白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11025.2 | 申请日: | 2022-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05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朱培渤;刘蕊;白小鸥;程琳;刘召丽;傅金凤;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J1/14 | 分类号: | A23J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低温 冷藏 联合 处理 提取 豆渣 蛋白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大豆副产物深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声‑低温冷藏联合处理提取豆渣蛋白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豆渣粉过筛后分散于1.0wt%NaOH中,经400W超声处理和4℃低温冷藏,随后冷冻离心并收集上清液,调pH至4.2,静置30min后冷冻离心并水洗两次,所得沉淀料液比按质量比1:5复溶,调pH至中性后进行透析,冷冻干燥得豆渣蛋白。本发明解决豆渣蛋白提取难、热加工导致其功能特性变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极端碱性条件与超声‑低温联合处理来降低细胞壁的硬度与改善豆渣蛋白的功能特性,进一步提高豆渣蛋白的提取效率和功能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豆副产物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低温冷藏联合处理提取豆渣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当之无愧的大豆生产、消费、进口大国。据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据表示,2019年我国大豆产量增至1810万吨,前十个月中国进口大豆高达7069万吨。大豆生产加工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副产物——豆渣。据报道,我国湿豆渣年产量高达280万吨。根据豆渣的来源差异,豆渣分为高脂豆渣与脱脂豆渣两种。在传统豆制品(如豆腐、豆奶)等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豆渣称之为高脂豆渣,主要成分是膳食纤维(40-60%)、蛋白质(20-30%)和脂肪(10-20%)。大豆生产大豆油过程中得到的脱脂豆粕通常用于提取大豆分离蛋白,在此加工过程中得到的豆渣称之为脱脂豆渣,主要成分是膳食纤维(70-85%)、蛋白质(14-25%)以及低于1%的脂肪。无论是高脂豆渣还是脱脂豆渣,目前利用率都不容乐观,大部分被当成动物饲料或农业废物处理,其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还带来环境污染与额外处理费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充分利用豆渣成为一种迫切需要。
豆渣中含有大约25%的蛋白质,豆渣蛋白营养价值高,效价比高,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无限制性氨基酸,体外消化率高达80%,是优质的植物蛋白。豆渣蛋白的乳化性、持水力、持油力、起泡性、起泡稳定性等均与大豆分离蛋白相近。尽管其溶解性低于大豆分离蛋白,但是温和的酸改性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豆渣蛋白可以作为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优质原辅料,合理开发豆渣中的蛋白质资源,对于提升豆渣的合理利用率与附加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豆渣蛋白在完整的植物细胞内,植物细胞壁的非淀粉多糖成分会影响胞内蛋白的提取。此外,豆渣蛋白的主要成分是7S球蛋白,与细胞壁紧密结合,因此不易提取。生产过程中,为破坏植物细胞壁,提高蛋白质的提取率,常常采用热处理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处理往往伴随蛋白质变性,严重热处理导致豆渣蛋白的溶解性和其他功能特性较差。为解决豆渣蛋白提取难、热加工导致其功能特性变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极端碱性条件与超声-低温联合处理来降低细胞壁的硬度与改善豆渣蛋白的功能特性,进一步提高豆渣蛋白的提取效率和功能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极端碱性条件与超声-低温联合处理来降低细胞壁的硬度与改善豆渣蛋白的功能特性,进一步提高豆渣蛋白的提取效率和功能特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超声-低温冷藏联合处理提取豆渣蛋白的方法,步骤如下:
(1)将脱脂豆渣进行分散;
(2)将步骤(1)所得溶液进行超声处理;
(3)将步骤(2)所得溶液在4℃下进行低温冷藏;
(4)将步骤(3)所得溶液进行冷冻离心并收集上清液;
(5)将步骤(4)所得上清液用2M盐酸调至pH4.2;
(6)将步骤(5)所得溶液静置30min;
(7)将步骤(6)所得溶液冷冻离心并水洗两次;
(8)将步骤(7)所得沉淀进行复溶;
(9)将步骤(8)所得溶液用2MNaOH调pH至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11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