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腔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6816.6 | 申请日: | 202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05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毛杰;车绪新;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88 | 分类号: | A61F2/88;A61N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宝龙六路3号新中桥工业园A栋101、201、601B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腔道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腔道支架,所述腔道支架包括金属丝、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所述金属丝缠绕形成螺旋形,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相互贴合将所述金属丝包裹在内,所述第一薄膜或第二薄膜内包含放射粒子;所述腔道支架还包括第三薄膜,所述第三薄膜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一薄膜或所述第二薄膜外部,所述第三薄膜分别覆盖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一薄膜或所述第二薄膜。本发明的腔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将腔道支架设置为多层,将负载放射粒子包裹于多层腔道支架内,避免放射粒子在使用时脱落,也无需将医用支架与放射粒子分别放置于人体内,方便植入与取出,解决目前的医用支架与负载放射粒子不容易结合以及治疗操作繁琐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腔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支架用于置入病变狭窄的血管,食道,胆道,气道,尿道等人体腔道中,主要起到支撑,使腔道畅通的作用,植入与取出时通常通过微创手术进行。
按照支架展开方式进行分类有两种:第一种是球囊扩张型支架,此类支架在植入时通过球囊扩张,将支架固定于人体腔道中,以发挥支撑,畅通作用。其缺点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支架缺乏膨胀弹性,支架的内径逐渐变小,最终由于腔道组织的自然弹性退缩而塌陷,造成再次狭窄。第二种为自膨胀型支架,主要有具有超弹性金属或记忆金属编织而成,植入时通过压缩或者捆绑于置入器中,置入到指定腔道位置时,通过撤销压缩力即可进行自膨胀在腔道中起到支撑,膨胀作用。
目前在人体腔道支架应用中,以自膨胀型支架应用居多,自膨胀支架设计形式多样:螺旋圆柱型、卷状、阶梯管型、高阶盘绕型、编织型或网格型等;制备工艺有编织,激光切割,焊接等。上述自膨胀支架在设计和制备工艺上均存在一定缺陷,例如编织型网格支架制备效率低,径向支撑力差,支架柔顺性差,回收困难等缺点;采用切割工艺制备支架成本过高;螺旋型支架采用高强度金属丝编织,拉伸力过强,难以进行植入;而螺旋型支架难以压缩进行植入,需要采用硬质支气管镜进行植入,应用范围有限,植入时给人体腔道带来损伤等,虽然在Christiansen的公开号为US5562697A的美国专利中采用锯齿举行螺旋,但依然存在径向支撑力不强,容易造成二次狭窄等缺点。
此外,目前支架只能起到支撑作用,可起到治疗作用的支架较少,此类支架以负载放射粒子为主,但目前负载放射粒子支架存在一定缺陷,如负载方式为捆绑,容易脱落;植入时需先植入一个支架,再进行放射粒子的植入,增加了治疗成本与操作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腔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目前的医用支架与负载放射粒子不容易结合的问题,避免上述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腔道支架,所述腔道支架包括金属丝、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所述金属丝缠绕形成螺旋形,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相互贴合将所述金属丝包裹在内,所述第一薄膜或第二薄膜内包含放射粒子;
所述腔道支架还包括第三薄膜,所述第三薄膜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于所述第一薄膜或所述第二薄膜外部,所述第三薄膜分别覆盖相邻的两圈所述第一薄膜或所述第二薄膜。
其中,相邻两圈所述金属丝之间的节距与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的宽度均相等,所述第三薄膜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的宽度。
其中,所述第三薄膜粘贴于所述第一薄膜或所述第二薄膜的中部。
其中,所述金属丝的数量为多个,多根所述金属丝沿所述第一薄膜的宽度方向均匀排布。
其中,所述金属丝的材质为镍钛合金,所述第一薄膜、所述第二薄膜和所述第三薄膜的材质为TPU、PVC或PE。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腔道支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薄膜制备,将塑料溶液制成第一薄膜和第三薄膜,将负载有放射粒子的塑料溶液制成第二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6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