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503391.3 | 申请日: | 202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7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伍德华;李勇;张波;李威威;张招;王奎;袁惊雷;盛龙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4;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23001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拉桥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桥主塔包括一对下塔柱、一对上塔柱、下横梁与上横梁,下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主塔两侧的上、下塔柱交接处,上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上塔柱的顶端连接;
所述主塔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施工下塔柱,下塔柱采用翻模施工,浇筑至下横梁底部;
步骤2,施工下横梁,下横梁采用支架法施工,下塔柱与下横梁在竖直方向上重叠的部分同步浇筑,下横梁混凝土分多节浇筑,浇筑后张拉对应部分的预应力筋;
步骤3,施工上塔柱,上塔柱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液压爬模的分节浇筑高度结合钢锚梁预埋件位置进行分段,上塔柱浇筑至上横梁下方;
步骤4,施工上横梁,上横梁采用支架法施工,对支架系统的承载能力、稳定性进行验算分析,并根据验算分析结果完善支架系统的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下塔柱分多节浇筑,下塔柱第一节随承台一起浇筑,其余节浇筑高度相同,第一节浇筑高度低于其余节高度;
浇筑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安装主塔劲性骨架,作为钢筋支撑、定位的辅助结构,绑扎钢筋,安装预埋件,分层浇筑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下横梁混凝土分为底板与顶板两部分进行浇筑,第一次浇筑至内模底部,在第一次浇筑完成的底板上搭设内模支架,绑扎顶板钢筋,完成第二次浇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下横梁支架包括钢管立柱,钢管立柱包括与承台上预埋件焊接连接的钢管柱,以及承台和两栈桥中间位置增加的钢管桩;
在钢管立柱上设置分配梁,分配梁上设置贝雷架,贝雷架上铺设下横梁底模系统,分配梁与钢管立柱顶部之间设置钢楔块,通过钢楔块来调整贝雷架的标高并进行抄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横梁中设置预应力孔道,预应力孔道采用波纹管,下横梁中设置定位网,定位网安装调整完成后,波纹管自两端向中间铺设,两段波纹管在中间位置用接头连接,波纹管中间顶部连通塑料管作为排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塔柱起步段分两次浇筑,采用翻模施工,模板采用塔吊安装;
施工步骤如下:施工测量,接长预埋劲性骨架,对塔柱区进行凿毛处理,安装钢筋,安装模板,安装预埋件,浇筑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及拆除模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埋件为锥形螺母即锚固筋,在安装模板之前,先将预埋件临时固定在钢筋上,待模板调校完成后,再将预埋件固定在模板上,以保证预埋件的准确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起步段塔柱施工完成后,在预埋件上安装模系统,进行其余节段塔柱的爬模施工;
施工步骤如下:安装外爬架系统,爬升外爬架至下一施工节段,吊装内爬架及内模系统,安装劲性骨架并接长塔柱钢筋,进行模板施工并调校模板位置,浇筑塔柱混凝土,并开始上述施工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上横梁托架下弦竖向支撑在钢靴上,水平向及上弦、下弦均采用拉杆预拉顶紧;托架上设置横向分配梁,横向分配梁与托架之间设置砂筒,以便于落架;分配梁上设置贝雷梁,横梁根部采用变高度桁梁,在变高度桁梁上架设上横梁底模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锚梁的安装需要保证钢锚梁中索导管的精准定位,索导管的定位采用三维坐标一体化的方法,利用全站仪在上下游塔柱内建立三维坐标系,确定塔柱内三维坐标基本控制点,基本控制点分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两个部分;
把塔柱内的基本控制点平移作为索导管及劲性骨架的定位控制点,先固定劲性骨架,在劲性骨架特点位置上加焊角铁,并系好弦线以便于标定竖直基本面;
借助弯管目镜,把铅垂面投到加焊的角铁上,同时用水准仪把临时水准点上的高程控制点引到角铁上做出水平标志点建立起空间控制线,进行索导管调整时,就以所述空间控制线为基准进行管口位置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339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