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转向索鞍的钢绞线斜拉索的拆除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502360.6 | 申请日: | 2022-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4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甘科;窦勇芝;卢业青;韦福堂;孙长军;卢小芬;赵艳;宁绍锋;潘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欧维姆结构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16;E01D19/14;E01D11/04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周小芹 |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钢绞线斜拉索 拆除 方法 | ||
1.一种带转向索鞍的钢绞线斜拉索的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逐根放张拆除钢绞线的方法实现对整束拉索的索力放张,包括以下步骤:
S1.用张拉机具拆除拉索一侧咬合在待拆除钢绞线上的夹片,将该钢绞线由梁端锚具锚固改为由桥面的开口式夹持装置临时锚固,然后卸载索力;
S2.利用卸载过程中产生的索塔两侧钢绞线索力差,自动克服及破坏抗滑锚对钢绞线的握裹力,解除抗滑锚对钢绞线的约束;
S3.拆除拉索另一侧咬合在待拆除钢绞线上的夹片,用卷扬机将钢绞线索力卸载,从拉索中抽出;
S4.重复步骤S1~S3,逐根拆除钢绞线,直至将整束拉索的全部钢绞线逐一拆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转向索鞍的钢绞线斜拉索的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S11.将开口式夹持装置安装在位于桥面的待拆除钢绞线上,并将卷扬机的钢丝绳与开口式夹持装置连接,开启卷扬机预紧;
S12.在拉索的A侧梁端锚具端部,用千斤顶张拉待拆除的钢绞线至咬合在该钢绞线上的夹片松动,然后拆除夹片;
S13.千斤顶缓慢卸载,同时卷扬机的钢丝绳缓慢收紧,使钢绞线的索力逐渐转至卷扬机的钢丝绳承担;直至千斤顶载荷减至零时,钢绞线的索力已完全转至卷扬机的钢丝绳,然后拆除千斤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转向索鞍的钢绞线斜拉索的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式夹持装置包括开口式锚块,该开口式锚块顶面设有一道贯通轴向的槽口;开口式锚块中心设有一个贯通轴向的锥形孔,并在该锥形孔内安装有一组锥形夹片,锥形夹片外壁锥度与锥形孔的内壁锥度一致;所述开口式锚块两侧还各连接有一块耳板,耳板上开有用于与卷扬机钢丝绳连接的圆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转向索鞍的钢绞线斜拉索的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1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将开口式夹持装置的开口式锚块沿槽口部位套入待拆除的钢绞线上,调整开口式锚块的角度和位置,保证其槽口方向朝上,锥形孔的大孔方向朝下,且钢绞线位于锥形孔的中心位置;安装锥形夹片压紧,保证其产生的夹持力不小于该钢绞线的索力;两侧耳板通过圆形通孔与卷扬机的钢丝绳连接;开启卷扬机预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转向索鞍的钢绞线斜拉索的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卷扬机缓慢放松,使A侧钢绞线缓慢向索塔方向移动;此时钢绞线在A侧与B侧之间的索力差大于索塔端抗滑锚对钢绞线的握裹力,钢绞线将自动从抗滑锚中拉脱,并将沿抗滑锚及索鞍分丝管缓慢朝B侧产生相对滑移;随着卷扬机继续缓慢放松,A、B两侧钢绞线的索力及索力差值持续缓慢减小;当A、B两侧钢绞线的索力差不大于索塔端抗滑锚的摩擦力后,钢绞线停止滑动,此时钢绞线在A侧处于无应力状态,在B侧的钢绞线索力亦已大幅度减小,约为抗滑锚对其产生的静摩擦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转向索鞍的钢绞线斜拉索的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1.在B侧梁端锚具端部,用千斤顶张拉同一根钢绞线至夹片松动,拆除夹片;
S32.千斤顶缓慢卸载至零,此时B侧钢绞线处于无应力状态;
S33.启动A侧卷扬机缓慢收紧钢丝绳,将A侧钢绞线从拉索护套管口抽出至桥面;同时带动B侧钢绞线向索塔方向移动,沿塔端索鞍分丝管、抗滑锚,最后到达A侧桥面,至此完成一根钢绞线的拆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转向索鞍的钢绞线斜拉索的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逐根拆除钢绞线时是按先上层往下层的顺序进行逐根拆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转向索鞍的钢绞线斜拉索的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S5:拆除抗滑锚与索塔的连接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转向索鞍的钢绞线斜拉索的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之后还包括步骤S6:清理索鞍分丝管内的残留砂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欧维姆结构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欧维姆结构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23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