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地形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10500418.3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2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恩洲;唐岩松;吴星;龙佳庆;李海青;李贝;陈志勇;陈丽宇;刘奇;贾金志;赵远威;蒙国雍;梁朝政;郭馨嶷;代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23/00 | 分类号: | B62D23/00;B60G3/20;B60G21/04;B60G13/00;B60T1/06;B60B27/02 |
代理公司: | 湖南岑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75 | 代理人: | 谷萍 |
地址: | 54561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形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动力组件、后轮系统、后悬架结构、前轮系统、转向系统、前悬架结构及制动系统,所述车架包括车身前部支架、车身尾部支架及U形纵梁,所述动力组件安装于动力舱内,用于驱动所述后轮系统运动,所述转向系统安装于驾驶舱内,用于驱动所述前轮系统转向,所述制动系统安装于所述前轮系统上,用于所述前轮系统的制动,所述后悬架结构连接所述后轮系统和所述车架,所述前悬架结构连接所述前轮系统和所述车身前部支架,所述前悬架结构为双叉臂式悬架,所述后悬架结构为多连杆式悬架。本发明可以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及操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越野性能好,具有宽大的前轮胎能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产生更大的摩擦力而且能降低车辆对地面的压强,使其容易行驶于沙滩、河床、林道、溪流,以及恶劣的沙漠地形。由于使用条件复杂并且恶劣,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全地形车以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可以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动力组件、后轮系统、后悬架结构、前轮系统、转向系统、前悬架结构及制动系统,所述车架包括车身前部支架、车身尾部支架及U形纵梁,所述车身前部支架及所述车身尾部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U形纵梁的前后两侧,所述U形纵梁与所述车身前部支架配合围成驾驶舱,所述U形纵梁与所述车身尾部支架配合围成动力舱,所述动力组件安装于所述动力舱内,用于驱动所述后轮系统运动,所述转向系统安装于所述驾驶舱内,用于驱动所述前轮系统转向,所述制动系统安装于所述前轮系统上,用于所述前轮系统的制动,所述后悬架结构连接所述后轮系统和所述车架,所述前悬架结构连接所述前轮系统和所述车身前部支架,所述前悬架结构为双叉臂式悬架,所述后悬架结构为多连杆式悬架。
优选的,所述前轮系统包括前轮轮毂及前轮轮胎,所述前轮轮毂包括前轮转向架、前轮轮毂轴、前轮轮盘及前轮轮辋,所述前轮轮毂轴与所述前轮转向架一体成型,所述前轮轮盘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前轮轮毂轴上,所述前轮轮辋与所述前轮轮盘固定,所述前轮轮胎安装于所述前轮轮辋上;所述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转向轴、转向器及转向半轴,所述方向盘设置于所述驾驶舱内并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转向轴的首端与所述方向盘连接,所述转向器与所述转向轴的末端连接,所述转向器包括两个输出端,所述转向半轴的数量也为两个,所述转向半轴的输入端与所述转向器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转向半轴的输出端与所述前轮系统连接,带动所述前轮系统转向。
优选的,所述车身前部支架包括前部底框架、车头框架、车侧护栏及车顶护栏,所述车头框架设置于所述前部底框架的前端,所述车侧护栏的前端与所述车头框架焊接固定,后端与所述U形纵梁连接,底部与所述前部底框架焊接固定,所述车顶护栏一端与所述车侧护栏焊接固定,一端与所述U形纵梁的顶部焊接固定,所述车顶防撞栏呈L形弯曲,与所述车侧护栏及所述U形纵梁架配合围成出入口,供驾驶者出入所述驾驶舱;所述车身尾部支架包括尾部底框架、尾部挡杆及尾部支杆,所述尾部底框架的首端与所述前部底框架固定,末端悬置;所述尾部挡杆的顶部与所述U形纵梁的顶部焊接固定,所述尾部档杆的底部与所述尾部底框架的末端焊接固定;所述尾部支杆连接所述尾部档杆和所述U形纵梁的侧部。
优选的,所述前悬架结构包括上叉臂、下叉臂及前减震器,所述上叉臂和所述下叉臂分别设置于所述前轮转向架的上下两端,所述前减震器一端与所述下叉臂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车侧护栏铰接。
优选的,所述制动系统包括刹车盘、刹车片安装支架及刹车片,所述刹车盘与所述前轮轮盘固定,所述刹车片安装支架与所述前轮转向架固定,所述刹车片对应安装于所述刹车片安装支架上,所述刹车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刹车片位于所述刹车盘的相对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5004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控制单元及制动系统
- 下一篇:指纹识别芯片封装结构及其封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