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豚香酥鱼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95138.8 | 申请日: | 2022-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1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豚岛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7/00 | 分类号: | A23L17/00;A23L5/10;A23L5/20;A23L7/10;A23L27/12;A23L29/00;A23L2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胡红涛 |
| 地址: | 212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豚 香酥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豚香酥鱼的制备方法,先将河豚进行预处理,再将河豚表面均匀开花刀,取出开花刀的河豚进行腌制,腌制完毕的河豚沥干表面水分,裹上起酥面糊,取出完成裹上起酥面糊的河豚放入油锅进行第一次炸制,将第一次炸制完毕的河豚捞出控油准备第二次复炸,炸制后的河豚鱼含有丰富的钙、磷、碘、锌、硒等多种矿物及微量元素,打破了传统河豚鱼的烹饪手法,香酥河豚鱼不仅保留了河豚原本的鲜美,同时还增加了香酥的口感,该产品具有绿色环保、口味独特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豚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豚香酥鱼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不仅满足果腹需求,对于食物的口味和营养价值也越来越重视,河豚肉中的氨基酸含量非常高,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强的鲜味口感,同时,100g河豚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8.7g,而脂肪含量仅为0.26g,是鱼类中脂肪含量最低的一种,能提供给人体丰富的营养物质,满足人体生理需要,与直接感受味精鲜味中的谷氨酸不同,河豚还有一些复合风味,因为河豚脂肪较少,所以河豚肉中的鲜美也不是高汤中谷氨酸与脂肪混合的醇美,更偏向于鲜甜感,传统的河豚烹饪方法一般为红烧、白汁和清蒸,河豚的烹饪方法需要多样化,多种口感满足于不同人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豚香酥鱼的制备方法,在保留河豚鱼原本鲜甜口味的同时又增添了香酥口感的河豚香酥鱼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方案为:一种河豚香酥鱼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先将河豚进行预处理,再将河豚表面均匀划上花刀,取出划上花刀的河豚进行腌制,腌制完毕的河豚沥干表面水分,裹上起酥面糊,取出完成裹上起酥面糊的河豚放入油锅进行第一次炸制,将第一次炸制完毕的河豚捞出控油准备第二次复炸。
进一步地,将河豚的眼睛去除,开膛取出内脏,河豚鳃去除,用剪刀将内部骨头两边的血肉连体一层皮肉去掉,最后将河豚皮剥掉,对河豚进行彻底清洗。
其中,所述花刀刀距为1.5~2厘米,花刀深度为鱼肉厚度的1/2。
其中,所述腌制采用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生姜丝10~15份、葱丝10~15份、料酒5~7份、百香果汁3~5份,腌制时间为10~15分钟。
优选的,所述生姜丝、葱丝、料酒均为食用级的市售原料。
优选的,所述百香果汁为食用级的市售原料,在腌制时加入百香果汁,酸性的水果,可以分解肉类蛋白质中的纤维,帮助肉类软化让口感更嫩,百香果汁的独特香味为河豚更进一步提供复合口感。
其中,所述起酥面糊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组成:面粉50~60份、淀粉50~60份、盐1~5份、泡打粉3~5份、水100~110份,搅拌均匀成面糊状。
优选的,所述面粉为低筋面粉。
优选的,所述淀粉为优质红薯淀粉。
低筋面粉蛋白质含量低,筋力较弱,面粉做出的河豚颜色金黄,但是凉了之后就会变软,红薯淀粉的筋度高,稳定性强,遇到高油温不易炸糊,红薯淀粉做出的河豚颜色发白,口感硬脆,采用低筋面粉和红薯淀粉同比例的混合物会让河豚金黄酥脆,且凉了不易软塌。
优选的,所述盐为食用盐。
优选的,所述泡打粉为食用级泡打粉。
泡打粉是一种符合膨松剂,由苏打粉添加酸性材料,并以玉米粉为填充剂制成的白色粉末,加入泡打粉,通过炸制河豚香酥鱼的过程中高温释放更多气体,从而使得炸制的河豚更加蓬松香软,帮助香酥河豚鱼口感更细嫩。
优选的,所述水为纯净水。
优选的,所述第一次炸制的油温为170~180摄氏度,炸制时间为5~6分钟,第二复炸的油温为190~200摄氏度,炸制时间为1~1.5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豚岛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豚岛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5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