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主驾座椅自适应调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93907.0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2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丁云飞;王鑫;黄智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B60R16/037;G06V40/20;G06N3/08;G01C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夏健君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座椅 自适应 调节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主驾座椅自适应调节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图像获取模块和处理器,图像获取模块设置在汽车上,用于获取汽车主驾车门外的图像数据;处理器包括视觉识别模块和视觉测距模块;视觉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图像数据检测人体姿态,当检测到伸手开车门动作时,触发视觉测距模块工作;视觉测距模块用于对图像获取模块进行标定,在图像数据中标注人体的待测距区域矩形框,在该待测距区域矩形框中获取四个角点的像素坐标,最后结合图像获取模块的标定结果,获取人体高度和宽度数据,该数据用于调整汽车主驾座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降低了系统误触发率,提高了对人体体态判定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了自适应主驾座椅调节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视觉领域,尤其是涉及汽车主驾座椅自适应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十分火热,多样的智能化系统成为了各品牌之间差异化的特征。汽车主驾座椅作为驾驶员长期乘坐的座椅,其舒适度与便利性尤为重要。手动调节座椅作为较早的一种调节方式延续至今仍在使用,后续人们为了提高座椅调节的便利性,发明出了电动调节座椅,但其本质还是需要人为地控制开关调节座椅的方向。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采用红外线测距的自适应座椅调节系统应运而生,它可以通过红外线扫描获取身高数据帮助驾驶员提前自动调节到适合驾驶员乘坐的座椅位置,其主要有两个步骤,第一步:通过红外线扫描驾驶员全身获取驾驶员身高信息;第二步:根据身高信息在驾驶员进入驾驶位之前提前设定好驾驶位的位置,以提供舒适的驾驶姿势。红外线测距技术只能够判断出人的身高,无法识别整体体态,会遇到座椅通过身高自动调节但由于驾驶员过胖或过瘦仍无法调节到最合适位置的情况。红外线视觉测距系统无法识别人体姿态,易产生误触发,会对路过车辆的行人进行扫描致使自适应座椅调节系统频繁工作。目前,视觉测量技术应用十分广泛,现有的视觉测距技术有超声波测距技术、红外线测距技术、电涡流测距技术、雷达测距技术和激光测距技术等等,但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驾驶位自适应调节系统中的测距技术比较少。
驾驶位座椅的调节对驾驶员来说非常重要,传统的手动调节和电动调节虽然最终能调节达到满足舒适驾驶的要求,但其耗时过长,在智能化发展迅速的今天也无法体现其方式的便利性、智能化。对于视觉测距技术,目前所使用的红外线测距技术受环境影响较大,一旦遇到光线模糊的情况,扫描获取的数据会和真实数据产生较大偏差,且红外线测距技术的使用功能比较单一,无法精确判断是否需要触发系统工作。其它视觉测距技术也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如电涡流测距技术容易受环境磁场影响;超声波测距技术不适宜测量较近物体,存在测量盲区;激光测距技术难以实现广角测量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对人体姿态无法识别和对人体体态测量不精准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汽车主驾座椅自适应调节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主驾座椅自适应调节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图像获取模块和处理器,所述图像获取模块设置在汽车上,用于获取汽车主驾车门外的图像数据;所述处理器包括相互通信的视觉识别模块和视觉测距模块;
所述视觉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数据检测人体姿态,当检测到伸手开车门动作时,触发视觉测距模块工作;
所述视觉测距模块用于对所述图像获取模块进行标定,在所述图像数据中标注人体的待测距区域矩形框,在该待测距区域矩形框中获取四个角点的像素坐标,最后结合图像获取模块的标定结果,获取人体高度和宽度数据,将该人体高度和宽度数据反馈给汽车控制单元,用于调整汽车主驾座椅。
进一步地,所述视觉识别模块采用预先训练好的第一YOLOv5-Tiny模型检测人体姿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939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