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生态防渗岸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87354.8 | 申请日: | 2022-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5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邱珍锋;马爱娟;陈人瑗;曹婷;杨洋;王俊杰;刁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6;A01G9/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抽水 蓄能 站上 水库 生态 防渗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生态防渗岸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在岸坡坡面迎水侧的所述碎石垫层(1)、掺砾黏土层(2)、整平胶结层(3)、沥青混凝土面板层(4)、植被土层(5)和生态草本层(6);
所述掺砾黏土层(2)包括按设定比例混合掺拌的黏土料(8)与砾石料(7),整平胶结层(3)为铺设在掺砾黏土层(2)上的水泥砂浆;
若干钢筋(13)的下端预埋在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层(4)内,上端伸入植被土层(5);
所述植被土层(5)的土料为黏土,生态草本层(6)上种植有两栖植物(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生态防渗岸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垫层(1)的碎石材料的最大粒径小于等于120mm,掺砾黏土层(2)的砾石料(7)的最大粒径小于等于1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生态防渗岸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草本层(6)的表面平铺有聚乙烯六边形网格(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生态防渗岸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碎石垫层(1)的施工:将碎石材料摊铺在岸坡坡面迎水侧并平整处理,再对铺设的碎石料进行碾压;
2)所述掺砾黏土层(2)的施工:按设定比例将黏土料(8)与砾石料(7)混合掺拌得到掺砾黏土,再将掺砾黏土平铺于碎石垫层(1)上并进行分层碾压;
3)所述整平胶结层(3)的施工:在所述掺砾黏土层(2)上摊铺水泥砂浆,待该摊铺层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后进行碾压;
4)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层(4)的施工:将若干所述钢筋(13)安装在对应位置,再摊铺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待该摊铺层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和平整度后进行碾压,若干钢筋(13)伸出该摊铺层;
5)所述植被土层(5)的施工:将黏土平铺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板层(4)上并分层碾压,若干钢筋(13)的上端位于碾压后的黏土层内;
6)所述生态草本层(6)的施工:将设计厚度的土壤平铺于所述植被土层(5)上,再将聚乙烯六边形网格(10)平铺在土壤层上,在土壤层种植两栖植物(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生态防渗岸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之后还具有对摊铺层进行刨毛处理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73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