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伸装配式应急防洪结构及其装配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87342.5 | 申请日: | 2022-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5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邱珍锋;雷蕊忆;李玉桥;黄诗渊;李立卫国;刁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装配式 应急 防洪 结构 及其 装配 施工 方法 | ||
1.拉伸装配式应急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若干所述装置主体(1)以及每个装置主体(1)上设置的可伸缩防洪板(2);
所述装置主体(1)为设置在O-XYZ空间直角坐标系内的矩形板,装置主体(1)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分别平行于X轴、Y轴和Z轴,若干装置主体(1)沿X轴方向连接;
所述装置主体(1)与Z轴垂直的两个板面分别记为板面A和板面B,板面A上固定有若干固定齿(5),板面B上连接有可伸缩防洪板(2);
所述可伸缩防洪板(2)包括挡板Ⅰ(201)、挡板Ⅱ(202)、挡板Ⅲ(203)、伸缩部件Ⅰ(204)和伸缩部件Ⅱ(205),挡板Ⅲ(203)为矩形板;
所述挡板Ⅰ(201)包括相互平行的两块矩形隔板Ⅰ,挡板Ⅱ(202)包括相互平行的两块矩形隔板Ⅱ;
所述矩形隔板Ⅰ和矩形隔板Ⅱ的板面均与装置主体(1)的板面B垂直,矩形隔板Ⅰ、矩形隔板Ⅱ和挡板Ⅲ(203)的长度方向均与装置主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矩形隔板Ⅰ、矩形隔板Ⅱ和挡板Ⅲ(203)的长度均与装置主体(1)的长度一致;
两块所述矩形隔板Ⅰ间隔固定在装置主体(1)的板面B上,每块矩形隔板Ⅰ与X轴垂直的两侧均设置有台阶面,两块矩形隔板Ⅰ同侧的两个台阶面形成矩形槽Ⅰ,矩形槽Ⅰ的长度方向与Z轴平行,矩形槽Ⅰ长度方向的两端贯穿矩形隔板Ⅰ与Z轴垂直的两侧,矩形槽Ⅰ的矩形底面在其宽度方向的中间处呈镂空状;
所述装置主体(1)垂直于X轴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Ⅱ,矩形槽Ⅱ的长度方向与Z轴平行,矩形槽Ⅰ长度方向的两端贯穿装置主体(1)的板面A和板面B;
每个所述矩形槽Ⅱ位于两块矩形隔板Ⅰ同侧的矩形槽Ⅰ正下方,每一侧相连通的矩形槽Ⅰ和矩形槽Ⅱ内均安装有伸缩部件Ⅰ(204),伸缩部件Ⅰ(204)的一端固定在矩形槽Ⅱ内,另一端与两块相互间隔的矩形隔板Ⅱ连接;
每块所述矩形隔板Ⅱ与X轴垂直的两侧均设置有台阶面,两块矩形隔板Ⅱ同侧的两个台阶面形成矩形槽Ⅲ,矩形槽Ⅲ的长度方向与Z轴平行,矩形槽Ⅲ长度方向的两端贯穿矩形隔板Ⅱ与Z轴垂直的两侧,矩形槽Ⅲ的矩形底面在其宽度方向的中间处呈镂空状;
每个所述矩形槽Ⅲ内均安装有伸缩部件Ⅱ(205),伸缩部件Ⅱ(205)的一端与伸缩部件Ⅰ(204)连接,另一端与挡板Ⅲ(203)连接;
当所述伸缩部件Ⅰ(204)处于最大伸长状态时,挡板Ⅱ(202)伸出挡板Ⅰ(201);当所述伸缩部件Ⅱ(205)处于最大伸长状态时,挡板Ⅲ(203)伸出挡板Ⅱ(202);
当所述伸缩部件Ⅰ(204)处于最大收缩状态时,挡板Ⅱ(202)位于挡板Ⅰ(201)内;当所述伸缩部件Ⅱ(205)处于最大收缩状态时,挡板Ⅲ(203)位于挡板Ⅱ(202)内;
使用时,相连接的若干所述装置主体(1)通过固定齿(5)安装在岸坡上,可伸缩防洪板(2)的一个板面作为迎水面,并根据现场状况将可伸缩防洪板(2)调整到设定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装配式应急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装置主体(1)分别记为装置主体Ⅰ和装置主体Ⅱ,装置主体Ⅰ面向装置主体Ⅱ的侧壁上开设有拼接卡槽(301),装置主体Ⅱ面向装置主体Ⅰ的侧壁上设有与拼接卡槽(301)相匹配的凸起(302);
所述装置主体Ⅰ和装置主体Ⅱ采用若干固定装置连接,固定装置包括连接块Ⅰ(401)、连接块Ⅱ(402)和连接螺栓(403);
所述装置主体Ⅰ靠近装置主体Ⅱ的外壁上连接有若干连接块Ⅰ(401),装置主体Ⅱ靠近装置主体Ⅰ的外壁上连接有若干连接块Ⅱ(402);
安装时,所述凸起(302)插入拼接卡槽(301),连接块Ⅰ(401)和连接块Ⅱ(402)两两对应并采用连接螺栓(403)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装配式应急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件Ⅰ(204)和伸缩部件Ⅱ(205)均为菱形伸缩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伸装配式应急防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件Ⅰ(204)通过不锈钢螺丝与装置主体(1)、矩形隔板Ⅰ以及矩形隔板Ⅱ连接,伸缩部件Ⅱ(205)通过不锈钢螺丝与伸缩部件Ⅰ(204)、矩形隔板Ⅱ以及挡板Ⅲ(20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73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