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故障或事故后避免二次追尾的警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86756.6 | 申请日: | 2022-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1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夏大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永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1/52 | 分类号: | B60Q1/52;B60Q9/00 |
| 代理公司: | 徐州拉沃智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穆奇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故障 事故 避免 二次 追尾 警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故障或事故后避免二次追尾的警示装置,属于防追尾警示系统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汽车容易出现二次追尾,以及现有汽车的车载双闪灯对防止追尾效果差的问题;包括:控制板;发烟装置,其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用于喷射烟雾,警示后方来车;独立电源,其与所述控制板、发烟装置连接进行供电;本发明可以有效防止二次追尾,解决汽车的车载双闪灯对防止追尾效果差的问题,通过设置呈鲨鱼鳍型的尼龙外壳,可以降低空气阻力,车速越快,越能够分割气流,从而让汽车的阻力变得越来越低,因此汽车可以省油,通过设置用于照射烟柱的激光镭射灯,可以使夜晚时,仍然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追尾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追尾警示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故障或事故后避免二次追尾的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等交通工具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车,但是,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或者事故,人员需要即使撤离并摆放警示牌,但是往往在人员尚未撤离的过程中,或未放置警示牌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二次追尾事故,容易对前车以及后车驾乘人员造成伤害,车载双闪灯对高速行驶的汽车驾驶员警示距离有限,往往发现前车双闪灯开启的时候再做紧急避让也有很大几率碰撞,即使紧急避险成功也会对后车安全行驶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发生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汽车容易出现二次追尾,以及现有汽车的车载双闪灯对防止追尾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故障或事故后避免二次追尾的警示装置,包括:控制板;发烟装置,其与所述控制板连接,用于喷射烟雾,警示后方来车;独立电源,其与所述控制板、发烟装置连接进行供电。
优选地,所述发烟装置包括:喷射装置,其与所述控制板连接;加速速度传感器,其与控制板连接,将信号传输给控制板;发烟线路板,其与所述控制板连接;发烟药剂,其位于所述发烟线路板的上方;点火装置,其埋于所述发烟药剂中且与所述发烟线路板连接,当控制板分析到加速度传感器过载达到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发烟线路板给点火装置供电点燃发烟药剂,以及控制喷射装置,开始喷射烟雾;汽车本身自带的碰撞传感器,所述碰撞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板,其与所述发烟装置连接,当汽车安全气囊弹开时,可同时自动触动发烟装置喷射烟雾。
优选地,所述点火装置为钨丝。
优选地,所述喷射装置可手动启动。
优选地,还包括尼龙外壳、若干个激光镭射灯,所述尼龙外壳内设空腔,所述独立电源设置于所述尼龙外壳的下端面,所述控制板、发烟装置均位于所述尼龙外壳的内部空腔内,所述尼龙外壳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喷射装置配合使用的喷烟口,所述尼龙外壳非弧形一端靠近电源一侧设置有外接端口,所述激光镭射灯位于所述尼龙外壳上端面,与所述喷射装置集成一体,同步启动。
优选地,所述尼龙外壳呈鲨鱼鳍型,用于降低空气阻力。
优选地,所述尼龙外壳安装在汽车尾部上端面。
优选地,所述激光镭射灯数量为四。
优选地,所述独立电源为电池。
优选地,所述控制板控制控制所述发烟线路板给点火装置供电点燃发烟药剂,以及控制喷射装置,开始喷射烟雾的所述加速度传感器过载设定值为但不限于2个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永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威海永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67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