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侦察接收信号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86642.1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9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晃;李继锋;朱文明;贺润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宇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帅 |
地址: | 225006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侦察 接收 信号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侦察接收信号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步骤S100:侦察车上的接收机通过接收天线分别对各个方向上的回波信号进行接收;对分数阶信道化接收机内部的处理模型完成状态动态设置;步骤S200:基于每一个信道内信号的瞬时频率和幅度实行阶数修正处理;步骤S300:对各回波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基于信号处理结果锁定目标回波信号,基于目标回波信号确定各目标回波信号对应的辐射源位置信息,对侦察车实行侦察路径模拟,获取最优侦察路径;步骤S400:将侦察车沿着最优侦察路径行驶,获取各目标回波信号的完整信息,若基于完整信息判断目标回波信号与待识别目标之间相互匹配,则侦察车发出目标侦察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侦察信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雷达侦察接收信号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雷达侦察车对区域内目标进行检测的时候,通常受区域内地形环境的影响,使得得到的发射雷达信号和干扰信号发生了组合叠加,所以利用雷达车对区域内目标进行检测的时候经常发生目标漏检或者虚假目标出现的情况,而能反应目标信号的特征波形比起没有噪声和其他干扰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检测失误的情况;雷达截面积是指雷达的发射截面积,一个目标的雷达截面积越大,雷达对目标的信号特征就越大,但探测距离也更短,通过信号特征识别出待检测目标的准确性更高,如何实现在花费尽量少的时间下尽可能通过调整侦察车的侦察路径,从而识别出更多的目标,提高目标识别效率,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达侦察接收信号检测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雷达侦察接收信号检测方法,方法包括:
步骤S100:侦察车上的发射机通过发射天线把电磁波能量射向行径路线中某一区域路段上的各个方向,侦察车上的接收机通过接收天线分别对各个方向上的回波信号进行接收;侦察车上的接收机为分数阶信道化接收机,对分数阶信道化接收机内部的处理模型完成状态动态设置,得到每一个信道内信号的瞬时频率和幅度;
步骤S200:基于每一个信道内信号的瞬时频率和幅度实行阶数修正处理;
步骤S300:侦察车上的接收机将初步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发送至处理设备,对各回波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基于信号处理结果锁定目标回波信号,基于目标回波信号确定各目标回波信号对应的辐射源位置信息,对侦察车实行侦察路径模拟,获取最优侦察路径;
步骤S400:将侦察车沿着最优侦察路径行驶,获取各目标回波信号的完整信息,若基于完整信息判断目标回波信号与待识别目标之间相互匹配,则侦察车发出目标侦察预警。
进一步的,步骤S100侦察车上的接收机通过接收天线分别对各个方向上的回波信号进行接收的过程包括:
步骤S101:设置侦察车上的分数阶信道化接收机的初始状态为偶型分数阶信道化模式;对每个信道上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检测,若只有1个信道检测到回波信号,仍然维持偶型分数阶信道化模式,对回波信号进行接收;若有两个信道检测到回波信号,且所两个信道是相邻信道,将分数阶信道化接收机转换为奇型分数阶信道化模式;回波信号在分数阶信道化接收机内通过两种分数阶信道化模式进行交替滤波;
步骤S102:获取在每个信道内信号的相位信息,对信号的相位做延迟处理,得到信号前后两个时刻的相位信息,计算前后两个时刻之间的相位差,若相位差大于+180°,将信号的相位差减去360°,若相位差小于-180°,将信号的相位差加上360°;获取每一个信道内信号的瞬时频率和幅度;
上述步骤利用奇偶两种形式滤波器组之间的互补关系,可以保证聚焦后的信号落在滤波器的通带上,从而解决虚假信号和跨信道的问题,且通过上述奇偶结合的信道化结构可实现信道化的阶数任意调节,使其在运算复杂度与分数域信道化接收相当情况下,保证大调频带宽信号可以完全划分到一个信道中,从而提高了参数测量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宇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宇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6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