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测车辆组合的子车辆之间的耦合连接的方法及车辆组合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5492.2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7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雅尼克·里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采埃孚商用车系统全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15/08 | 分类号: | G01P15/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韩毅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车辆 组合 之间 耦合 连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监测车辆组合的子车辆之间的耦合连接的方法及车辆组合。车辆组合具有至少一个牵引车和至少一个挂车作为子车辆,该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步骤:‑读取负荷变化时间点,在负荷变化时间点,在牵引车上引入和/或发生负荷变化,其中,由于负荷变化,牵引车加速度改变,‑监测负荷变化时间点后的急动度值,其中,急动度值表征了牵引车的牵引车急动和/或挂车的挂车急动;‑确认是否由于先前的负荷变化而在急动时间点在牵引车上出现牵引车急动和/或在挂车上出现挂车急动,‑依赖于急动时间点和/或在负荷变化时间点与急动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偏移量和/或急动时间点时的急动度值获知子车辆之间的耦合连接的磨损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测车辆组合的子车辆之间的耦合连接的方法及车辆组合。
背景技术
通常为了在车辆组合的子车辆、例如牵引车与挂车之间建立能摆动的连接,设置有耦合连接,其由第一耦合部分(例如牵引车上的牵引挂钩口)和第二耦合部分(例如挂车上的具有扣眼的牵引杆)构成,它们经由连接元件,例如栓彼此连接。此外,在鞍式牵引车中还可以设置有鞍板,在其中以能摆动方式容纳有鞍座主销。这种能摆动的连接由于永久性地被加负荷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磨损并由此出现窜动。
有经验的驾驶员基于车辆组合的行驶特性识别出:子车辆之间的耦合连接是否出现窜动,并必要时经由游标卡尺自行检查耦合连接。牵引挂钩口和牵引扣眼或各自的耦合部分的磨损越大,在制动时各自的挂车对在前的子车辆的推动就越大或在加速时各自的挂车对各自在前的子车辆的拉拽就越大。这被人工驾驶员认为是令人不快的“急动”。然而,虚拟驾驶员或没有经验的人类驾驶员无法对这种急动进行分类,并将其视为正常。
这可能是危险的,特别是当该问题被长期忽视时。由于材料疲劳,使得牵引挂钩口可能会因为持续受载而从牵引车的横梁上撕扯下来并且使得牵引车失去挂车。因此,车身的磨损将提高。此外,行驶稳定性也受到急动的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说明一种方法,利用该方法即使在行驶期间也可以简单且可靠地对甚至是由没有经验的驾驶员运行或自动化运行的车辆组合中的耦合连接的磨损程度进行监测。本发明的任务还提供一种车辆组合。
该任务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方法和车辆组合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了优选的改进方案。
根据本发明,因此在监测车辆组合的子车辆之间的耦合连接的方法中,其中,车辆组合具有至少一个牵引车和至少一个挂车作为子车辆,至少设置以下步骤:
-读取负荷变化时间点,在该负荷变化时间点,在牵引车上引入和/或发生负荷变化,其中,由于负荷变化,牵引车加速度
--从正的加速度值改变到负的加速度值,或反过来,或
--从为零的加速度值改变到负的加速度值或正的加速度值,或
--从负的加速度值或正的加速度值改变到零;
-监测负荷变化时间点后的急动度值,其中,急动度值表征了牵引车的牵引车急动和/或挂车的挂车急动;
-确认是否由于先前的负荷变化而在急动时间点出现牵引车的急动和/或挂车的急动,
-依赖于急动时间点和/或在负荷变化时间点与急动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偏移量和/或急动时间点时的急动度值获知子车辆之间的耦合连接的磨损程度。
因此优选充分利用到的是,在负荷变化时间点发生负荷变化时,窜动或受损的耦合连接将导致挂车延迟跟随牵引车,更确切地说只有当在负荷变化时克服耦合连接中的与磨损有关的间隙时才导致这种情况。这方面通过如下方式能在牵引车上察觉到,即,与负荷变化的时间点有时间延迟地在牵引车上出现牵引车的急动。同时,该急动也传递到挂车上,从而在那里也能感觉到挂车急动。该时间偏移量可以被相应地测量出来,并且由此以简单的方式估计出磨损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采埃孚商用车系统全球有限公司,未经采埃孚商用车系统全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54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