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测车辆组合的子车辆之间的耦合连接的方法及车辆组合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5492.2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7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雅尼克·里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采埃孚商用车系统全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15/08 | 分类号: | G01P15/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靖;韩毅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车辆 组合 之间 耦合 连接 方法 | ||
1.监测车辆组合(1)的子车辆(1a)之间的耦合连接(4)的方法,其中,所述车辆组合(1)具有至少一个牵引车(2)和至少一个挂车(3)作为子车辆(1a),所述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步骤:
-读取负荷变化时间点(tL),在所述负荷变化时间点,在牵引车(2)上引入和/或发生负荷变化(LW),其中,由于所述负荷变化(LW),牵引车加速度(a2)改变(ST1),
-监测所述负荷变化时间点(tL)后的急动度值(jW),其中,所述急动度值(jW)表征了所述牵引车(2)的牵引车急动(j2)和/或所述挂车(4)的挂车急动(j3)(ST2);
-确认是否由于先前的负荷变化(LW)而在急动时间点(tj)在牵引车(2)上出现牵引车急动(j2)和/或在挂车(3)上出现挂车急动(j3)(ST3),
-依赖于所述急动时间点(tj)和/或在所述负荷变化时间点(tL)与所述急动时间点(tj)之间的时间偏移量(dt)和/或急动时间点(tj)时的急动度值(jW)获知所述子车辆(1a)之间的耦合连接(4)的磨损程度(VG)(ST4、ST5)。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确认是否引入和/或发生负荷变化(LW)(ST1),由所述牵引车(2)的电子驱动系统(50)的驱动信号(S50)和/或所述牵引车(2)的电子制动系统(40)的制动信号(SB)和/或所述牵引车(2)的电子离合器系统(60)的离合器信号(S60)获知是否存在或取消驱动请求(AA)和/或制动请求(BA)和/或离合器请求(KA)和/或换挡请求(GA)。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监测所述负荷变化时间点(tL)后的急动度值(jW),在一段时间(t)上获知牵引车加速度(a2)和/或在一段时间(t)上获知挂车加速度(a3),并且通过对由此获知的加速度值(aW)进行时间求导来继续获知所述牵引车急动(j2)的急动度值(jW)和/或挂车急动(j3)的急动度值(jW)。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考虑到所述负荷变化(LW)后起作用的牵引车加速度(a2)与所述挂车加速度(a3)之间的差(D)的情况下,从所述时间偏移量(dt)和/或从所述急动度值(jW)得出所述磨损程度(VG)。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确认是否由于先前的负荷变化(LW)而在急动时间点(tj)在牵引车(2)上出现牵引车急动(j2)和/或在挂车(3)上出现挂车急动(j3)(ST3),检查表征各自急动(j2、j3)的急动度值(jW)是否在量上超过了规定的急动度边界值(jG)。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赖于分别耦联的挂车(3)的挂车质量(M3)和/或牵引车(2)的牵引车质量(M2)来规定所述急动度边界值(jG)。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所述挂车急动(j3)和所述牵引车急动(j2)规定不同的急动度边界值(jG)。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由特征曲线(K)或查找表(LT)从所述时间偏移量(dt)和/或从所述急动度值(jW)得出所述磨损程度(VG)。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赖于所获知的磨损程度(VG)地,尤其是当所述磨损程度(VG)超过磨损边界(G)时,输出通知信号(SC)(ST6)。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赖于所获知的磨损程度(VG)地,尤其是当所述磨损程度(VG)超过磨损边界(G)时,对所述牵引车(2)的电子驱动系统(50)和/或所述牵引车(2)的电子制动系统(40)进行自动化驱控,以便使所述车辆组合(1)自动化停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采埃孚商用车系统全球有限公司,未经采埃孚商用车系统全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54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