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NGQDs-MoS2@RGO结合适配体检测GP73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83454.3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3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银;闫睿洁;陈春灌;郭菲;周治德;梁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杨雪梅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ngqds mos2 rgo 结合 体检 gp73 方法 | ||
一种基于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和二硫化钼@还原性氧化石墨烯(MoS2@RGO)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GP73检测方法,以GP73适配体为识别探针,GP73适配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和结合GP73蛋白,基于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GP73适配体和二硫化钼@还原性氧化石墨烯(MoS2@RGO)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建立一种检测GP73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以检测血清中GP73的含量。该方法检测方便,成本低廉,检测限满足检测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GP73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又称高尔基体II型跨膜蛋白,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检测GP73的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但是该方法存在价格昂贵、稳定性低以及步骤繁琐等问题。发明专利CN113533734A涉及一种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高尔基体73的试剂盒,包括磁微粒悬浮溶液,生物素化标记GP73抗体溶液,碱性磷酸酶标记高尔基体73抗体溶液,校准品、洗液和底物的溶液,其中,底物在酶的作用下被催化裂解,形成不稳定的激发态中间体,当激发态中间体回到基态时便发出光子,形成发光反应,由此可测得GP73浓度。发明专利CN113945713A公开了一种利用新型生物芯片检测GP73等肿瘤标记物的方法,满足了大规模样本检测的需求。两项专利技术还存在GP73的检测准确度低、成本高等缺点。
核酸适配体作为一种人工合出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具有合成容易、化学稳定性强且易于修饰的特点,对于目标物具有较强的特异性结合能力。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指在相异的荧光基团中,供体的发射光谱与受体的吸收光谱出现了重合叠加,经供体荧光波长激发而观察到受体基团发射的荧光,同时供体荧光基团自身的荧光强度衰减的现象。传统的荧光检测步骤繁琐、光稳定性差,实用性较低,使用耗时长。开发新的FRET传感体系用于肿瘤标记物检测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和二硫化钼@还原性氧化石墨烯(MoS2@RGO)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GP73检测方法,该方法能达到4.54 ng/mL的检测限。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NGQDs作为荧光物质,将氨基化GP73适配体(GP73Apt)与活化了羧基的NGQDs通过氨基键与羧基键脱水缩合进行结合,形成荧光标记的NGQDs-GP73Apt复合物。在NGQDs-GP73Apt溶液中加入MoS2@RGO溶液,NGQDs-GP73Apt复合物与MoS2@RGO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使NGQDs-GP73Apt的荧光能量转移到了MoS2@RGO上,整个系统的荧光强度就会变低;加入GP73蛋白后,由于GP73Apt的特异性,GP73会优先与NGQDs-GP73Apt结合,适配体结构改变,从MoS2@RGO底面分离,抑制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从而使NGQDs-GP73Apt的荧光得到恢复。根据反应体系中荧光强度恢复程度的变化,建立GP73浓度和NGQDs-GP73Apt的荧光强度变化的线性关系,实现了GP73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定量检测。
本发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荧光共振供体NGQDs-GP73Apt的制备
NGQDs-GP73Apt的制备:量取NGQDs和氨基化的GP73Apt,用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活化NGQDs,然后将两者混合在振荡培养箱孵育一定时间,得到NGQDs-GP73Apt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834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等级结构锗酸锰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聚氨酯泡沫板自动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