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重型车辆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9956.9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5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洵;张哲;马怡平;赵鑫;戚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垠石精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B60T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腾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08 | 代理人: | 李纯斌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重型 车辆 电子机械 制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重型车辆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包括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安装在刹车盘上,所述制动器的一侧安装有动作腔,所述动作腔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增力臂。本发明开发了一套重型车辆专用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可替代目前18吨以下重型车辆的传统气压制动系统,全系统采用分布式制动系统布局,结构简单,集成度高,制动响应速度快,气压制动系统的行车制动响应时间普遍在1000ms以内,应用EMB系统的车型,响应时间可控制在250ms以内,更利于主动安全控制与再生制动系统耦合控制,可实现制动力的四轮连续独立控制,实现越野脱困,坦克调头等车辆战术控制,硬件精简,便于安装维护,质量轻体积小,可实现军车轻量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重型车辆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重型车辆(总质量4.5吨至18吨)普遍采用气压制动形式,在气压系统基础上衍生出了ABS、EBS等气压电控制动系统。由于气压制动本身的技术局限性,目前车辆中存在制动系统响应慢,线控制动精度低,制动舒适性差的等技术劣势,同时气压制动系统结构复杂,系统失效风险高,气压制动系统柜中从储气罐至制动气室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泄漏,都会造成制动失效,从而产生巨大的安全风险。
车辆安全是车辆发展的永恒主题,而车辆制动系统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车辆行驶安全。随着车辆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线控制动技术逐渐在车辆上得到普遍应用。作为线控制动的最高形式,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是完全的、高度集成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可以有效集成ABS、TCS、ACC等主动安全控制功能,使得车辆的操纵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得到提升。此外,重型车辆采用的气压制动系统面临管路布置复杂、气压元件寿命短,制动管路漏气等问题。EMB系统利用精确的传感器和电子执行元件代替传统气压制动系统,可以精简系统结构、提高制动响应速度、实现制动力精确控制从而改善车辆制动性能,为车辆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因此,开发安全可靠的机电一体化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对于重型车辆制动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重型车辆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重型车辆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包括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安装在刹车盘上,所述制动器的一侧安装有动作腔,所述动作腔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增力臂,所述增力臂的末端活动安装在丝杠螺母机构的输出端,所述丝杠螺母机构固定安装在动作腔的顶部,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永磁同步电机,所述增力臂的另外一端活动搭接在传动块上,所述传动块活动套接在顶片上,所述顶片与所述传动块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顶片和所述传动块之间通过复位弹簧弹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丝杠螺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永磁同步电机的内部设置有MOC机构,所述MOC机构与永磁同步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增力臂与转轴连接的一端为球体结构,且所述转轴与所述增力臂之间为非同心设置,且所述增力臂远离丝杠螺母机构的边缘处到转轴的距离大于增力臂靠近丝杠螺母机构的边缘处到转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顶片与所述传动块之间设置有腔室,所述复位弹簧置于腔室内。
优选的,所述增力臂设置为长度可调整结构。
优选的,所述顶片远离传动块的一端搭接在制动器的制动片上。
优选的,所述丝杠螺母机构的输出轴活动贯穿动作腔的顶部并置于动作腔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垠石精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垠石精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99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