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空调的控制方法、车辆用空调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72728.9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1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平;任江华;刘阅;谭长伟;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S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史雅琪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空调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车辆用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空调具有第一制热除霜模式和第二制热除霜模式;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开启所述第一制热除霜模式,若是,则开启所述第一制热除霜模式,控制所述车辆用空调将一部分气流加热为热流并送往所述车辆的前排,将另一部分未经加热的气流送往所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处;
开启所述第一制热除霜模式后,判断是否开启所述第二制热除霜模式,若是,则开启所述第二制热除霜模式,控制所述车辆用空调将所述气流均加热为热流,并将一部分热流送往所述车辆的前排,将另一部分热流送往所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空调还具有除霜模式;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开启所述除霜模式,若是,开启所述除霜模式,其中,控制所述车辆用空调将所述气流均加热为热流,并送往所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是否开启所述第一制热除霜模式,若是,则开启所述第一制热除霜模式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开启所述第一制热除霜模式的指令,若是,则开启所述第一制热除霜模式;或
预设第一温度,并判断所述车辆的室内温度是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且判断所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是否需要进行除霜,若均为是,则开启所述第一制热除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是否开启所述第二制热除霜模式,若是,则开启所述第二制热除霜模式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开启所述第二制热除霜模式的指令,若是,则开启所述第二制热除霜模式;或
预设第二温度,判断所述车辆的室内温度是否由所述第一温度升温至所述第二温度,并且所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是否需要进行除霜,若均为是,则开启所述第二制热除霜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判断是否开启除霜模式,若是,开启所述除霜模式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的开启所述除霜模式的指令,若是,则开启所述除霜模式;或
预设第三温度,判断所述车辆的室内温度是否升温至所述第三温度,并且判断所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是否需要进行除霜,若均为是,则开启所述除霜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空调包括:
中空设置的壳体(1),所述壳体(1)设置有前排通道(11);
调节机构(6),其包括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前排通道(11)内的暖风芯体(63),用于加热所述前排通道(11)内的气流;
其中,沿所述气流的流动方向,所述壳体(1)在所述暖风芯体(63)的下游区域依次设置有位置在上的除霜风口(8)以及位置在下的前排风口(4),以分别将所述气流送往汽车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处以及所述汽车车辆的前排;所述前排风口(4)处设置有前风门(43),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前排风口(4);
所述车辆用空调还包括除霜风门(81),其转动设置在所述前排通道(11)内,所述除霜风门(81)包括靠近所述除霜风口(8)的第一侧面(811)以及远离所述除霜风口(8)的第二侧面(812),并且所述除霜风门(81)相对于所述除霜风口(8)具有关闭位置、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
其中,当所述除霜风门(81)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除霜风口(8)被所述第一侧面(811)与所述暖风芯体(63)下游区域的通道以及所述除霜风口(8)与所述暖风芯体(63)上游区域的通道均被封堵关闭;
当所述除霜风门(81)转动至所述第一打开位置时,所述除霜风口(8)与所述暖风芯体(63)下游区域之间的通道被开启,且所述除霜风口(8)与所述暖风芯体(63)上游区域之间的通道被关闭所述第一侧面(811)位于所述暖风芯体(63)的正上方;
当所述除霜风门(81)转动至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时,所述除霜风口(8)与所述暖风芯体(63)上游区域之间的通道被开启所述第一侧面(811)位于所述暖风芯体(63)的上游区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727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