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车辆运输趟数统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69345.6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61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辉;杨玉玲;陈戗;闫海龙;余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鸿泉物联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4 | 分类号: | G06F17/14;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周淑娟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车辆 运输 统计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车辆运输趟数统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车辆端获取处于怠速状态下的三向的加速度数据;所述车辆端对所述加速度数据进行频域分析,获得当前怠速时刻的功率谱密度,基于所述功率谱密度确定实时的空重载状态;所述车辆端将所述空重载状态传输至趟数统计平台;其中,所述空重载状态用于生成所述车辆的空重载曲线,所述空重载曲线用于统计所述车辆的运输趟数,所述加速度数据是通过消费级三轴加速度计采集的。本发明对不同工程车辆的适应性强、结构简单、准确性高、抗运输路况干扰能力强、成本低、鲁棒性强、耐久实用、方便与其他传感器进行集成融合判断、安装及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车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车辆运输趟数统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工程运输领域中,工程车需要在特定的地点装货卸货,完成一次完整的运输过程称为一趟。趟数是工程方与运输企业及驾驶员之间进行费用结算的直接因素,各驾驶员的趟数统计成为一个重要且低容错的环节。对于较大规模的运输团队,驾驶员、车辆较多,管理成本大,趟数统计的难度也加大,一个可靠又低成本的趟数统计方法倍显重要。
在当前的技术发明中,大多采用GPS定位方法、压力应变传感器方法及多传感器融合等方法进行趟数统计,虽然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但大都存在一些各自的缺点。
举例来说,基于GPS定位思路的趟数统计方法大都是通过定位模块采集车辆的实时定位轨迹,根据一定的算法规则,判断车辆是否完成一趟运输。那么对于所有基于GPS思路的趟数统计都不可避免的要面临GPS定位信号差、GPS信号丢失、GPS错误定位的问题,在偏远地带、遮挡地带、隧道等特殊地形处基于GPS定位思路的趟数统计就会面临一些挑战。此外,这一思路的趟数统计并不能从载重量层面判断车辆状态,不能判断司机一趟的装卸量是否发生变化、因此不能判断是否有投机者全程空载完成一趟运输,或在运输过程中偷卸货物,存在一定局限性。
第二种思路是依赖应力或压力传感器的趟数统计方法,通过采集车厢底部压力或车厢形变量的信息来判断车辆是否完成一次装载和卸载。这种设计思路也要面临一些问题,应力和压力传感器由于特殊的使用位置需求使得安装十分困难且常常要暴露在车体的某些位置,长期运营过程中的冲击、碰撞、泥土、污水和恶劣天气等使得这些器件很容易损坏。此外这种器件往往需要差异化标定,随着时间推移标定形变逐步不可恢复需要动态的校准,技术人员到现场调试更换频繁,增加了工程方的维护成本。器件本身价格并不具备优势,再加上频繁损坏和更换维修的成本,实际成本不可忽视。此外,工程车现场经常有大角度斜坡,称重类传感器在斜坡上的采集值由于力的分解容易造成误判,若要解决斜坡分解问题,则需要引入新的传感器使设计更加复杂,成本提高。
第三种是基于顶盖红外摄像头空重载识别的趟数统计思路,顶盖摄像头采集车厢图像,通过智能算法判断车厢是否有装载、卸载状态从而判断是否完成一趟运输。基于这一思路的统计方法可能会面临遮挡问题和光线问题,部分工程车后厢上方有一层遮挡布,工程车城区内运输时需遮盖后厢防止装载物掉落,此时摄像头无法判断车载重状态。此外,运输过程中有污渍溅到摄像头形成遮挡也会导致无法识别。对于很多运输方,夜间也是运输高峰期,如果出现强光照射到摄像头上就会导致误判。同时该方案也受安装位置影响,如果安装差异较大,对于算法的要求就会提高。此外,与GPS方案一样,无法获得真实的载重信息。
此外还有需要基于以上几种传感器的多传感器组合方案,设计了完善的融合算法进行综合判断,但显然这样更增加了设备成本,算法结构复杂,也并非理想的。
因此,一个可靠又低成本的趟数统计方法是目前业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车辆运输趟数统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趟数统计问题,实现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程车辆运输趟数统计成本高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车辆运输趟数统计方法,包括:
车辆端获取处于怠速状态下的三向的加速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鸿泉物联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鸿泉物联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93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制造用VOC废气循环过滤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刮刀及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