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动力电池温度预控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处理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68760.X | 申请日: | 2022-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1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同;李震坚;刘泽华;郑海亮;王艳龙;冯朋朋;张文韬;陈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8/26 | 分类号: | B60L58/26;B60L58/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谢湘宁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动力电池 温度 控制 方法 装置 处理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动力电池温度预控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处理器。该方法包括:检测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运行模式,运行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放电模式、快充模式、慢充模式、远程温度预控模式;检测车载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接收远程控制指令,远程控制指令由远程控制终端发送,远程控制指令至少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正常开启温度预控指令、终止温度预控指令、强制开启温度预控指令;基于远程控制指令控制车辆进入预置换热模式。本发明解决了工作温度过低而造成车载动力电池充放电效率低以及车辆用户在驾驶车辆前能够完成对车载动力电池温度的远程预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动力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动力电池温度预控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处理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所应用的车载动力电池在工作温度过低(如环境温度低于-20℃)时,会出现充、放电效率降低以及对电池本体造成不可逆损害的问题。而且,现有技术中在电池处于低温情况下,一般采用车辆辅助加热装置对制冷剂进行加热以达到提高电池的环境温度的目的,而且该辅助加热装置的电能来自车辆的主电池箱或辅助电源,由于消耗掉车辆电池箱内部的部分电能,造成车辆里程受限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动力电池温度预控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处理器,以至少解决工作温度过低而造成车载动力电池充放电效率低以及车辆用户在驾驶车辆前能够完成对车载动力电池温度的远程预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动力电池温度预控的控制方法,包括:检测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其中,运行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放电模式、快充模式、慢充模式、远程温度预控模式;检测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其中,工作模式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普通冷却工作模式、太阳能辅助冷却工作模式、普通加热工作模式、太阳能辅助加热工作模式、待机模式;接收远程控制指令,其中,远程控制指令由远程控制终端发送,远程控制指令至少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正常开启温度预控指令、终止温度预控指令、强制开启温度预控指令;基于远程控制指令控制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进入预置换热模式,其中,预置换热模式用于对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进行预加热或预冷却。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为太阳能辅助冷却工作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太阳能充电装置的实际工作电压、车载动力电池温度;在太阳能充电装置的实际工作电压大于太阳能充电装置的有效工作电压、且车载动力电池温度大于冷却控制停止时初始化的第一温度的情况下,判断当前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是否改变;在当前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的所述工作模式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判断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是否改变;在当前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接收到终止温度预控指令;如果是,结束当前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并控制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进入待机模式。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为太阳能辅助加热工作模式的情况下,获取太阳能充电装置的实际工作电压、车载动力电池温度;在太阳能充电装置的实际工作电压大于太阳能充电装置的有效工作电压、且车载动力电池温度小于电池加热控制停止时初始化的第一温度的情况下,判断当前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是否改变;在当前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判断所述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是否改变;在当前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接收到终止温度预控指令;如果是,结束当前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模式并控制车辆的车载动力电池温度控制系统进入待机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87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