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电解阳极板自动储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63380.7 | 申请日: | 2022-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3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林森;黄文虎;高岚;杜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邓淑红 |
| 地址: | 410019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阳极板 自动 储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电解阳极板自动储运方法,本方法在电解车间设置阳极板暂存区,在暂存区设置多排并列布置的暂存架,在各暂存架上编号;多功能行车设置存储模式和出库模式,电解工段的出装槽停止作业时,多功能行车处于存储模式,当电解工段出装槽作业时,多功能行车处于出库模式;通过可精确定位的阳极转运车将立磨车间生产好的阳极板运输至电解车间,待多功能行车取板暂存至指定的暂存架上或者直接取板送至阳极排距机;暂存区的阳极板通过多功能行车吊运至阳极排距机。多功能行车为本发明设计的核心设备,从阳极转运车上自动取板入库及从暂存架上自动取板出库吊运至阳极排距机的过程稳定、高效和定位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电解领域,具体为一种铅电解阳极自动储运方法。
背景技术
铅电解是火法炼铅的关键工序,但目前大极板铅电解技术和装备仍存在不少短板,无法满足自动化要求。目前,电解工段普遍采用单班制,而熔铸为三班制,前后单位时间产能的不匹配势必会对阳极板的运输和存储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当下各冶炼厂在阳极板处理的各个环节仍采用人工辅助作业,效率、质量和精度无法满足大极板自动电解的要求,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阳极板处理效率和质量的自动储运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铅电解阳极板自动储运方法,本方法在电解车间设置阳极板暂存区,在暂存区设置多排并列布置的暂存架,在各暂存架上编号;多功能行车设置存储模式和出库模式,电解工段的出装槽停止作业时,多功能行车处于存储模式,当电解工段出装槽作业时,多功能行车处于出库模式;通过可精确定位的阳极转运车将立磨车间生产好的阳极板运输至电解车间,待多功能行车取板暂存至指定的暂存架上或者直接取板送至阳极排距机;暂存区的阳极板通过多功能行车吊运至阳极排距机。所述多功能行车包括行车本体、起升吊具和极板防摇装置;起升吊具包括主梁和其连接的吊架,主梁设置滑轮组与行车本体上牵引装置的牵引绳吊挂,吊架上设置吊挂机构和旋转装置,通过旋转装置使吊挂机构的吊钩实现平行于极板导梁及垂直于极板导梁的工位转换;极板防摇装置包括防摇架和实现防摇架开合的驱动装置,防摇架对称铰接于主梁的两侧,主梁的下侧设置铰接架,铰接架的两侧和相应侧的防摇架之间设置驱动装置。起升吊具通过其吊挂机构每次起吊一槽阳极板,通过极板防摇装置实现对阳极板的夹紧和松开。
上述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功能行车与阳极转运车、暂存架之间的定位通过激光、电机编码器、以及定位锥来实现,定位精度达到±2mm;所述阳极转运车采用二级定位,车体上装载有读卡器,当转运车行驶至贴有地标的指定位置时,读卡器识别并发出指令进行粗定位;随后通过固定在车体上可伸缩的插销与基础固定实现精确定位。
上述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多功能行车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梁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其下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吊架的安装座,其左右侧对称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防摇架的铰接座。
上述多功能行车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吊架包括纵梁、中间横梁和端部横梁,纵梁包括平行布置的边梁和中间梁,端部横梁的长度大于中间横梁的长度,中间横梁和端部横梁与纵梁连接成整体,端部横梁的两端对称伸出于边梁外;端部横梁的两端下侧对称连接有定位块。
上述多功能行车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吊挂机构还包括两根直线拉杆和连杆组件,两根直线拉杆分别平行布置于所述边梁的上方内侧,两直线拉杆通过连杆组件连接,每根直线拉杆可转动连接一列所述吊钩,各吊钩的上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边梁的外侧,并通过联板和螺栓分别与相应侧的直线拉杆连接,各吊钩的下端为圆柱型弯钩结构。
上述多功能行车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杆组件包括交叉布置的纵向连杆和横向连杆,纵向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撑座固定于所述中间横梁上,横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边梁固定,横向连杆可随直线拉杆运动。
上述多功能行车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装置采用电动推杆,其中一组连杆组件的横向连杆中部设置带耳板的固定座,电动推杆的推杆端头与耳板通过销轴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3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