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即食果蔬中致病微生物的引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462580.0 申请日: 2022-04-28
公开(公告)号: CN114774587A 公开(公告)日: 2022-07-22
发明(设计)人: 杨丹妮;贾卫昌;耿成钢;高蕙文;袁荷芳;张晓金;邹雨虹;蒋静娴;李文静;周航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市食品药品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华汉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70 分类号: C12Q1/70;C12Q1/689;C12Q1/686;C12Q1/6816;C12Q1/14;C12Q1/10;C12Q1/04;C12N15/11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王志
地址: 2130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测 即食 果蔬中 致病 微生物 引物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即食果蔬中致病微生物的引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引物探针为由以下引物探针组组合获得的多重引物探针组:用于检测细菌内参的引物探针组A,用于检测沙门氏菌的引物探针组B,用于检测大肠O157的引物探针组C,用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引物探针组D,用于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引物探针组E,用于检测轮状病毒的引物探针组F,用于检测诺如病毒GI型的引物探针组G,用于检测诺如病毒GII型的引物探针组H,用于检测病毒外参的引物探针组I。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对即食果蔬中的致病微生物筛检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即食果蔬中致病微生物的引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即食生鲜果蔬食品因为食用方便、口味清新和味道鲜美,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和餐桌上常见的食物,但是,生鲜果蔬食品在果蔬的采摘、运输、清洗、加工和消费过程中,致病菌也易因运输车辆、加工和储存器具,以及清洗水源的不洁净或人工操作的不规范而交叉污染。仅经简单清洗,未经高温杀菌处理,其表面和内部附着的微生物,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及部分病毒(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水果蔬菜中常见的致病微生物因而可能部分残留,给生鲜果蔬食品的食用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隐患,而就目前而言,现有的检测技术对即食生鲜果蔬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筛检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即食果蔬中致病微生物的引物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检测技术对即食生鲜果蔬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筛检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检测即食果蔬中致病微生物的引物探针,为由以下引物探针组组合获得的多重引物探针组:

用于检测细菌内参的引物探针组A,所述引物探针组A包括引物A1、引物A2和探针A;其中,引物A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引物A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探针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用于检测沙门氏菌的引物探针组B,所述引物探针组B包括引物B1、引物B2和探针B;其中,引物B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引物B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探针B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用于检测大肠O157的引物探针组C,所述引物探针组C包括引物C1、引物C2和探针C;其中,引物C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引物C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探针C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

用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引物探针组D,所述引物探针组D包括引物D1、引物D2和探针D;其中,引物D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引物D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1所示,探针D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

用于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引物探针组E,所述引物探针组E包括引物E1、引物E2和探针E;其中,引物E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引物E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4所示,探针E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

用于检测轮状病毒的引物探针组F,所述引物探针组F包括引物F1、引物F2和探针F;其中,引物F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6所示,引物F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探针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

用于检测诺如病毒GI型的引物探针组G,所述引物探针组G包括引物G1、引物G2和探针G;其中,引物G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引物G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20所示,探针G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1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食品药品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华汉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食品药品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华汉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62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