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交通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52725.9 | 申请日: | 2022-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22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荣;俆建达;谢晓辉;陈建甬;马非;晏致涛;王子健;王思长;陈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重庆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8G1/16 | 分类号: | G08G1/16;G08G1/01;G08G1/04;E01F9/615;E01F9/619;E01F9/654;E01F9/69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交通 远程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交通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监控单元、远程控制单元、本地控制单元、警示单元以及智能锥桶;所述监控单元用于采集隧道洞口接近段以及隧道洞内的车辆运行信息;所述远程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并分析车辆运行信息,识别出隧道洞内事故,生成隧道交通控制指令;所述本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隧道交通控制指令,生成隧道交通警示指令;所述警示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隧道交通警示指令,发出车辆禁行提醒信息;所述智能锥桶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隧道交通警示指令,自动行驶至隧道洞口接近段的目标驻留点,实现封闭隧道交通。本发明能够第一时间对后续车辆进行管制,防止车辆进入隧道发生二次事故,为隧道事故处置创造有利的空间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交通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内发生火灾、危险品泄露等严重危及驾乘人员生命应急事件时,需要第一时间封闭隧道,阻止隧道洞口外的车辆再进入隧道。目前隧道洞口一般设置了交通信号灯等设备,在发生应急事件时及时向驾驶者预警,根据事故统计,驾驶者往往会低估前方隧道存在的风险,仍然会继续驶入隧道内。只有交通警察或者隧道管理人员到达隧道现场后,在隧道洞口行车道上布置交通锥实行交通管制后才能有效阻止车辆进入隧道。
而隧道内发生火灾、危险品泄露事故后,交通警察或者隧道管理人员到达隧道现场一般需要10分钟以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已经有大量车辆进入隧道内。进入隧道内的车辆会造成两个方面的后果:(1)可能会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并且车辆在隧道口滞留容易因黑洞效应造成车子连环追尾。(2)由于隧道属于线状结构物,内部空间狭窄,仅在两端有出入口,事故处理的空间非常有限,当大量车辆进入后占据了隧道内有限的通道空间,导致救援力量很难到达事故位置,致使事态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人员与财产损失。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远程控制隧道交通的系统及方法,在隧道发生应急事件后,第一时间安全地控制隧道交通,阻止车辆进入事故中的隧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隧道交通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第一时间对后续车辆进行管制,防止车辆进入隧道发生二次事故,避免产生更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为隧道事故处置创造有利的空间条件,加速事故处置进度和恢复正常交通。
本发明的隧道交通远程控制系统,包括监控单元、远程控制单元、本地控制单元、警示单元以及智能锥桶;
所述监控单元用于采集隧道洞口接近段以及隧道洞内的车辆运行信息;
所述远程控制单元用于接收并分析所述车辆运行信息,识别出隧道洞内事故,生成隧道交通控制指令;
所述本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隧道交通控制指令,生成隧道交通警示指令;
所述警示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隧道交通警示指令,发出车辆禁行提醒信息;
所述智能锥桶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隧道交通警示指令,自动行驶至隧道洞口接近段的目标驻留点,实现封闭隧道交通。
进一步,所述监控单元包括设置于隧道洞口接近段的第一摄像头组以及设置于隧道洞内的第二摄像头组;所述第一摄像头组以及第二摄像头组的信号输出端均与远程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警示单元包括广播设备以及指示灯;所述广播设备以及指示灯的控制输入端均与本地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智能锥桶包括锥桶桶体、设置于锥桶桶体顶部的定位模块、设置于锥桶桶体底部的驱动模块以及均设置于锥桶桶体的通讯模块与警示模块;
所述定位模块用于确定智能锥桶所在位置以及确定智能锥桶预计到达的目标位置;所述定位模块包括测距仪、速度陀螺以及加速度计;
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智能锥桶到达目标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重庆科技学院,未经浙江交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27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