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内障分类方法、病灶点可视化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51295.9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2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岚;魏文斌;高伟豪;邵蕾;李方;董力;张川;秦培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V10/764 | 分类号: | G06V10/764;G06V10/774;G06K9/62;G06N3/04;G06N3/08;A61B3/1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洪铭福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内障 分类 方法 病灶 可视化 相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内障分类方法、病灶点可视化方法及相关装置,应用于图像处理领域,包括获取待测眼底图像;将所述待测眼底图像输入至已训练好的白内障分类网络,得到输出特征向量;根据所述输出特征向量,得到所述待测眼底图像的类型信息。获取待测眼底图像,将待测眼底图像输入至已训练好的白内障分类网络,得到特征向量,并根据输出特征向量,对待测眼底图像进行分类,得到待测眼底图像的类型信息,该白内障分类方法能够获取待测眼底图像对应的白内障分类结果,减少了人工判断的过程,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加即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内障分类方法、病灶点可视化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引起的晶状体代谢紊乱,从而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浑浊的眼部疾病,称为白内障。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浑浊使得光线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患者视线模糊。目前,临床上将根据病灶位置将白内障分为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后囊下白内障。
相关技术中,临床上通过LOCS III分类方法观察裂隙镜和回照反射图像,对患者的白内障类型进行评估,然而,该方法依赖于眼科医生对白内障类型的人工判断,且需要使用多种仪器设备,花费较长时间。由于眼科医生和设备的资源有限,对白内障类型的判断容易出现误诊,导致部分白内障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白内障分类方法、病灶点可视化方法及相关装置,能够减少白内障分类的时间,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加即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白内障分类方法,包括:
获取待测眼底图像;
将所述待测眼底图像输入至已训练好的白内障分类网络,得到输出特征向量;
根据所述输出特征向量,得到所述待测眼底图像的类型信息。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白内障分类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获取待测眼底图像,将待测眼底图像输入至已训练好的白内障分类网络,得到特征向量,并根据输出特征向量,对待测眼底图像进行分类,得到待测眼底图像的类型信息,该白内障分类方法能够获取待测眼底图像对应的白内障分类结果,减少了人工判断的过程,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加即时,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待测眼底图像的类型信息包括至少一种以下眼底图像类型: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后囊下白内障、无白内障。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白内障分类网络的训练步骤包括:
获取多张样本眼底图像以及所述样本眼底图像对应的白内障类别;
将所述样本眼底图像输入至待训练的所述白内障分类网络,得到所述样本眼底图像对应的样本特征向量;
将所述样本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得到的所述样本特征向量与所述样本眼底图像对应的白内障类别相对应。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将所述待测眼底图像输入至已训练好的白内障分类网络之前,包括:
对所述待测眼底图像的尺寸均一化;
对所述待测眼底图像的RGB值均一化;
将尺寸、RGB值均一化后的结果更新为所述待测眼底图像。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对所述待测眼底图像的尺寸均一化,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512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