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前向主动防碰撞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4027.4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7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林;苗阳阳;王秀倩;孟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B60Q1/52;B60Q5/00;B60Q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舜江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传感器 主动 碰撞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前向主动防碰撞系统及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连接有图像处理计算模块、自车信息采集模块、驾驶员预警模块、车外提醒模块和制动模块,图像处理计算模块还连接有环境监测模块;其中:环境监测模块为固定设置在自车前端的红外传感器,并通过红外传感器采集车辆前方的图像数据信息,采集到的车辆前方的图像数据信息传送至所述的图像处理计算模块;图像处理计算模块用于对环境监测模块采集到的车辆前方的图像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自车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自车的车辆行驶数据信息;控制模块用于对采集的图像数据信息、生命体标注数据信息,以及生命体与自车间的距离数据信息进行叠加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汽车安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碰撞系统,尤其是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前向主动防碰撞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道路开放的地区,行人或动物横穿马路的现象愈加常见,因此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几率大大增加。白天司机视野好,能够提前发现前方的行人或动物,可以早减速躲避。夜晚情况则很不一样,夜晚道路上的车流量比较小,很多司机容易放松警惕,在开放道路上驾驶的时候加速行驶,但人在夜晚的反应能力低于白天,如果车速过快,汽车灯光的照明范围很有限,当突然看到行人或动物横穿马路时,司机已来不及反应,导致发生翻车、碰撞事故。
目前有些汽车厂家配置的夜视系统仅能将自车前方的动物或行人显示在仪表上,供驾驶员参考,但是,在夜晚驾驶时,司机需要频繁低头看仪表的夜视图像,而无法专心驾驶汽车,比较容易发生事故,如果自车前方出现横穿马路的行人或动物,夜视系统不能提醒行人赶紧离开或驱赶走动物,司机来不及反应,自车也不能根据危险情况自动紧急制动,很难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前向主动防碰撞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前向主动防碰撞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前向主动防碰撞系统,包括:
控制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连接有图像处理计算模块、自车信息采集模块、驾驶员预警模块、车外提醒模块和制动模块,所述的图像处理计算模块还连接有环境监测模块;其中:
所述的环境监测模块为固定设置在自车前端的红外传感器,并通过红外传感器采集车辆前方的图像数据信息,采集到的车辆前方的图像数据信息传送至所述的图像处理计算模块;
所述的图像处理计算模块用于对环境监测模块采集到的车辆前方的图像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识别采集到的图像数据信息中的生命体数据信息,并对生命体数据信息进行区分标注,实时计算生命体与自车的距离,并获得距离数据信息,同时将区分标注的标注结果和距离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的控制模块;
所述的自车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自车的车辆行驶数据信息,并将采集到的自车的车辆行驶数据信息发送至所述的控制模块;
所述的控制模块用于对采集的图像数据信息、生命体标注数据信息,以及生命体与自车间的距离数据信息进行叠加显示,并向驾驶员预警模块发送显示指令、向车外提醒模块发送超车灯闪烁指令和鸣喇叭指令;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对自车采集到的车辆行驶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计算出自车的行驶轨迹线、驾驶安全距离和紧急制动距离,判断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并根据碰撞危险等级向制动模块发送制动盘预紧指令和自动制动指令;
所述的驾驶员预警模块用于显示采集的图像数据信息、生命体标注数据信息,以及生命体与自车间的距离数据信息,并进行语音提醒,以确保司机在夜间驾驶过程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提前注意到前方的生命体,及早躲避;
所述的车外提醒模块用于自动驱动超车灯闪烁和喇叭鸣叫,保证在自车的行驶轨迹上出现行人或动物,且有一定概率发生碰撞风险的情况下,提前提醒车外的行人或直接驱赶走动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40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