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443003.7 | 申请日: | 2022-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0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资;于策;王赞;郁雪;孟菲;侯珏;张永嘉;楚思思;朱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20/59 | 分类号: | G06V20/59;G06V40/16;G06V40/10;G06V10/774;G06K9/62;G07C5/00;G16Y10/75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君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9 | 代理人: | 高文迪 |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汽车 数据 采集 分析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汽车数据采集分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一种汽车驾驶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系统与一智能摄像头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智能摄像头对第一驾驶用户进行驾驶数据采集,获得第一采集数据信息;
通过对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进行特征识别,获得驾驶特征信息,其中,所述驾驶特征信息包括第一识别部位特征和第二识别部位特征,所述第一识别部位特征为手部特征,所述第二识别部位特征为面部特征;
通过对所述驾驶特征信息进行分布式模型训练,构建第一驾驶特征分布模型;
获得所述第一驾驶用户的第一驾驶车辆信息;
基于物联网,将所述第一驾驶车辆信息进行上传,获得类比驾驶车辆类型的第一识别要素模板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识别要素模板信息和所述第一驾驶特征分布模型,确定第一分析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分析结果为适配可调节信息;
根据所述适配可调节信息对所述第一驾驶用户进行提醒;
所述基于物联网,将所述第一驾驶车辆信息进行上传,获得类比驾驶车辆类型的第一识别要素模板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驾驶车辆信息,获得第一驾驶车型;
根据所述第一驾驶车型,对物联网信息中相同类型的驾驶车辆信息进行数据采集,获得车况场景数据和驾驶控制数据;
根据所述车况场景数据和所述驾驶控制数据,分别构建横向识别要素和纵向识别要素;
根据所述横向识别要素和纵向识别要素,构建识别要素矩阵;
根据所述识别要素矩阵,生成所述第一识别要素模板信息;
所述通过对所述第一采集数据信息进行特征识别,获得驾驶特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对所述驾驶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偏离度检测,获得偏离度数据集,其中,所述驾驶特征信息中的每一个特征数据与所述偏离度数据集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偏离度数据集中的数据大小,确定第一剔除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剔除特征信息为偏离度大于预设偏离度的特征信息;
将第一剔除特征信息从所述驾驶特征信息中进行剔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驾驶特征信息,提取第一预设周期的第一驾驶特征信息;
将所述第一驾驶特征信息作为偏离度检测的样本数据,将数据稳定系数作为偏离度检测的第一维度,将数据完整系数作为偏离度检测的第二维度;
根据所述第一维度和所述第二维度,获得第一偏离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偏离检测结果,生成所述偏离度数据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第一驾驶用户的第一驾驶车辆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驾驶特征信息中的所述第二识别部位特征对所述第一驾驶用户进行身份识别,生成第一身份标识码,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码为用户身份识别唯一ID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码对所述第一驾驶特征分布模型进行标记转换,生成第一模型标识码,其中,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码和所述第一模型标识码相对应;
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码和所述第一模型标识码进行权限管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智能摄像头对所述第一驾驶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若所述第一驾驶用户身份验证通过,获得所述第一驾驶用户的实时驾驶车辆信息;
根据所述实时驾驶车辆信息,判断所述实时驾驶车辆信息的车型与所述第一驾驶车辆信息的车型是否一致;
若所述实时驾驶车辆信息的车型与所述第一驾驶车辆信息的车型不一致,将所述实时驾驶车辆信息作为第二驾驶车辆的信息进行分析,获得第二分析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学;中汽数据(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30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