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藿香正气水抗SARS-CoV-2的质量标志物筛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41837.4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12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雅莉;韩建勋;托合提萨伊普·图尔荪托合提;南倩;张玉松;魏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谱尼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8 | 分类号: | G01N30/88;G01N30/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藿香 正气 sars cov 质量 标志 筛选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藿香正气水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质量标志物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供试品溶液;建立UPLC‑Q‑TOF‑MS指纹图谱并标定共有峰;对共有峰进行鉴定;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筛选共有峰中的差异性成分;将差异性成分与SARS‑CoV‑2靶标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筛选藿香正气水的潜在活性成分,作为藿香正气水抗SARS‑CoV‑2的质量标志物。本发明通过UPLC‑Q‑TOF‑MS指纹图谱、化学计量学分析和分子对接技术等手段筛选的质量标志物可更为全面综合地对市场上藿香正气水产品进行质量评价,为其质量控制和进一步研究其药效相关机制提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质量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藿香正气水抗 SARS-CoV-2的质量标志物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藿香正气水是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提取、配制而成,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胃肠型感冒等症。经查证,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的藿香正气水产品共有162条记录,且不同产品价格也有很大差异,可达20倍之多。目前,有些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采用质量较差的原材料,或以设备简陋、索价低廉的小厂代为提取浓缩。因此,不同厂家生产的藿香正气水,质量也会有较大差异,对其进行鉴别和评价意义重大,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性。
中药质量标志物是存在于中药材和中药产品中固有的或加工制备过程中形成的与中药的功能属性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作为反映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标示性物质可对中药进行质量控制。
因此,为进一步明确不同生产厂家藿香正气水的物质基础和质量标志物,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建立一种藿香正气水质量标志物的筛选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藿香正气水抗SARS-CoV-2的质量标志物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供试品溶液:称取适量样品,乙醇溶液稀释并定容,涡旋混匀,取适量经微孔滤膜过滤,制得供试品溶液;
(2)建立UPLC-Q-TOF-MS指纹图谱并标定共有峰:将步骤(1)供试品溶液经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高分辨质谱检测,采集的UPLC-Q-TOF-MS数据以 cdf格式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分析,设定时间窗宽度为0.1min,对藿香正气水谱图进行多点校正后自动峰匹配,标定共有峰;
(3)对共有峰进行鉴定:将步骤(2)采集的UPLC-Q-TOF-MS数据,导入到化合物鉴定软件中,与线上线下天然活性化合物数据库进行匹配,并使用相应对照品确证;
(4)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筛选共有峰中的差异性成分;
(5)将步骤(4)差异性成分与SARS-CoV-2靶标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筛选藿香正气水潜在活性成分,作为藿香正气水抗SARS-CoV-2的质量标志物。
以上所述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为:取藿香正气水样品1.0mL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50%乙醇溶液定容至刻度,涡旋混匀,取适量过0.22μμm滤膜,即得供试品溶液。
以上所述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为:色谱柱选用规格为100mm×2.1 mm,1.8μm的AcquityHSS T3色谱柱;柱温为45℃;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的条件为0~7min.90~80% A;7~30min,80~50%A;30~35min,50~10%A;35~37min,10%A;37~37.1 min,10~90%A;37.1~40min,90%A;流速为0.3mL/min;进样量为5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谱尼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谱尼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418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