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管立管更换干式工作舱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34343.3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1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艾明刚;李民强;胡震亮;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盛海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26 | 分类号: | F16L1/26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郑向群 |
地址: | 25723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管立管 更换 工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管立管更换干式工作舱,涉及海管立管更换技术领域,包括原海管立管、新海管立管、外舱、内舱、固定机构、移动机构、旋转机构、平衡机构,外舱分为左、右两个空间,中间通过推拉门隔开,外舱右侧空间固定安装内舱,外舱左侧空间上下两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夹紧组件,用于夹紧原海管立管,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切断后的原海管立管移动的移动机构,外舱右侧空间转动安装齿环,齿环有多个弧形槽,弧形槽至少有一个空槽,弧形槽可卡紧切断的原海管立管或新海管立管,外舱右侧下端设有用于辅助海管立管更换干式工作舱升降和平衡的平衡机构,本发明具有集成化程度高、功能丰富、操作简单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管立管更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管立管更换干式工作舱。
背景技术
连接海底和海面上浮体间的管道又称海管立管,主要作用是输送石油或者天然气等,海管立管的维修按照损伤位置不同分为水上维修更换技术和水下维修更换技术,水上维修更换部分多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更换,对于水下部分的海管立管多采用人工利用潜水设备或空气潜水技术进行海管立管更换,常常因海管立管重量较大,造成更换困难,不能实现批量更换,导致水下更换海管立管工作难以进行,公开号为CN2062067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上平台原油立管维修更换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原油立管,原油立管上固定设有滑轨,装置本体的内侧通过滑轮与滑轨活动连接,装置本体顶部和底部与原油立管之间均固定设有起到密封作用的橡胶圈,装置本体内固定设有人员自由活动的维修舱、存储舱和控制舱,装置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设有螺旋桨,该装置通过在海管立管上安装滑轨,利用滑轮与滑轨活动连接,将原有的单个潜水维修设备变为与原油立管为一体的潜水维修设备,但在海管立管外侧安装滑轨成本较大,不易实施,且需要人工进行更换,自动化程度低,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管立管更换干式工作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管立管更换干式工作舱。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管立管更换干式工作舱,包括原海管立管、新海管立管、外舱、内舱、固定机构、移动机构、旋转机构、平衡机构,所述的新海管立管两端为可伸缩的双层结构;所述的外舱左侧转动安装开合板,外舱分为左、右两个空间,中间通过推拉门隔开,外舱右侧空间固定安装内舱,外舱左侧空间下端设有水泵,用于将海水抽出;所述的开合板可将原海管立管卡在外舱左侧空间内,外舱左侧空间上下两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夹紧组件,用于夹紧原海管立管,外舱右侧空间转动安装齿环,齿环有多个弧形槽,弧形槽至少有一个空槽,所述的弧形槽可卡紧切断的原海管立管或新海管立管,外舱右侧下端设有用于辅助海管立管更换干式工作舱升降和平衡的平衡机构。
所述的安装板上固定安装固定板、气缸支架,固定板分为两层,固定板下层转动安装下齿轮,固定板上层转动安装上齿轮,上齿轮固定安装下中间管第一端,下中间管有三条边,相邻的两条边垂直,下齿轮固定安装控制轴第一端,控制轴第二端通过传动组件和下内管相连接,下中间管内部转动安装下内管,下中间管第二端滑动安装上中间管,上中间管内部转动安装上内管,上内管和下内管滑动连接,上内管上端固定安装电锯Ⅰ,下内管上固定安装电锯Ⅱ,电锯Ⅰ、电锯Ⅱ用于将原海管立管切断,上中间管外侧固定安装上外管,下中间管外侧固定安装下外管,上外管上设有上夹爪,下外管上设有下夹爪,上夹爪、下夹爪通过控制器控制开合,上外管和下外管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缸支架上固定安装气缸,气缸伸缩杆固定安装移动电机,移动电机输出轴同轴转动控制齿轮,当气缸伸长时,控制齿轮和下齿轮相啮合,当气缸压缩时,控制齿轮和上齿轮相啮合,用于切断后的海管立管移动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齿环和传动齿轮相啮合,外舱右侧空间固定安装防水板,内舱的下表面固定安装防水板,防水板上转动安装传动齿轮,防水板上固定安装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转轴上固定安装不完全齿轮,不完全齿轮有齿部分和齿环相啮合,用于齿环间歇性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盛海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盛海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43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