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水样与水样分析结果自动匹配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1106.1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4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力;肖才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盘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郑晓丹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水样 分析 结果 自动 匹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水样与水样分析结果自动匹配的方法及系统,步骤S100:匹配系统对水样样本对应的采样地理坐标信息、采样时间信息进行自动获取;步骤S200:匹配系统对目标设施范围内各建筑设施进行水排放扩散角和水排放扩散区域的求取;步骤S300:匹配系统对与采样点之间存在的水质影响路径的若干关联建筑设施进行判断;步骤S400:获取若干关联建筑设施对采样点产生水质指标影响的指标范围;基于指标范围生成待分析指标序列;步骤S500:对每一个水质取样瓶对应的近场通信标签进行内容编辑;步骤S600:基于每一个标签id生成对应水质分析需求;对每一个水质分析需求下的水样与水样分析结果进行自动匹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样检测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实现水样与水样分析结果自动匹配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水处理现场运维工程师日常工作中需要在现场采集水样,然后将水样送到指定的水处理分析实验室去做水质分析,得到的水质分析结果与水样采集点物理位置、水样采集时间、需要分析的指标、水样采集人员、实验室分析人员等信息一起生成分析报告发送给运维工程师,供后者对现场水质情况做进一步的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处理工艺。
传统的做法是将现场名称、采样时间、需要分析的指标等等信息写在便签纸然后贴在采样瓶上,这样做通常带来以下问题:信息不完整;水样在运输过程中便签纸遗失;水样在运输过程中便签纸被污染,内容无法辨认;运维工程师字迹潦草,实验室人员无法辨认标签内容;实验室人员需要手动将标签内容再录入到实验室设备,重复劳动并增加了出错的几率;如果发生上述问题,最后的检测结果将无法正确地匹配到原始的水样,将极大地影响现场水质处理的质量和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水样与水样分析结果自动匹配的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实现水样与水样分析结果自动匹配的方法,匹配方法包括:
步骤S100:水处理运维工程师在采样现场用水质取样瓶对水样进行采集后在匹配系统对应创建一个水样样本;水质取样瓶的材质可以是塑料或者玻璃,以适合不同的水质分析需求;匹配系统对水样样本对应的采样地理坐标信息、采样时间信息进行自动获取;
步骤S200:匹配系统以采样点地理坐标为基准,将与采样点地理坐标之间满足距离阈值的采样环境内所有建筑设施作为目标设施范围;匹配系统对目标设施范围内各建筑设施进行水排放扩散角和水排放扩散区域的求取;
步骤S300:匹配系统基于目标设施范围内各建筑设施的水排放扩散角和水排放扩散区域结合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现场的范围区域位置判断得到与采样点之间存在的水质影响路径的若干关联建筑设施;
步骤S400:获取若干关联建筑设施对采样点产生水质指标影响的指标范围;基于指标范围生成待分析指标序列;将待分析指标序列向水处理运维工程师进行推送;水处理运维工程师基于待分析指标序列完成最终待分析指标的选定编辑以及水质分析实验室的选定;
步骤S500:对每一个水质取样瓶都设置带有唯一标签id的近场通信标签;一个水质取样瓶对应一个水样样本;对每一个水质取样瓶对应的近场通信标签进行内容编辑;每一个水质取样瓶对应的近场通信标签的内容包括:水样样本对应的采样地理坐标信息、采样时间信息、水样采样点的名称信息、水处理运维工程师最终选定编辑的待分析指标序列信息、选定的水质分析实验室信息、水处理运维工程师的联系方式信息;
步骤S600:基于每一个标签id生成对应水质分析需求;对每一个水质分析需求下的水样与水样分析结果进行自动匹配。
进一步的,步骤S200基于采样点地理坐标、采样时间结合采样点地理特征判断与采样现场之间存在的水质影响路径的过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盘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启盘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11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动态定位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公交车辆排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