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水样与水样分析结果自动匹配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31106.1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4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力;肖才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盘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郑晓丹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水样 分析 结果 自动 匹配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可实现水样与水样分析结果自动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方法包括:
步骤S100:水处理运维工程师在采样现场用水质取样瓶对水样进行采集后在匹配系统对应创建一个水样样本;所述匹配系统对所述水样样本对应的采样地理坐标信息、采样时间信息进行自动获取;
步骤S200:所述匹配系统以所述采样点地理坐标为基准,将与所述采样点地理坐标之间满足距离阈值的采样环境内所有建筑设施作为目标设施范围;匹配系统对所述目标设施范围内各建筑设施进行水排放扩散角和水排放扩散区域的求取;
步骤S300:所述匹配系统基于目标设施范围内各建筑设施的水排放扩散角和水排放扩散区域结合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现场的范围区域位置判断得到与采样点之间存在的水质影响路径的若干关联建筑设施;
步骤S400:获取所述若干关联建筑设施对采样点产生水质指标影响的指标范围;基于所述指标范围生成待分析指标序列;将所述待分析指标序列向水处理运维工程师进行推送;所述水处理运维工程师基于所述待分析指标序列完成最终待分析指标的选定编辑以及水质分析实验室的选定;
步骤S500:对每一个所述水质取样瓶都设置带有唯一标签id的近场通信标签;一个水质取样瓶对应一个水样样本;对每一个所述水质取样瓶对应的近场通信标签进行内容编辑;每一个所述水质取样瓶对应的近场通信标签的内容包括:水样样本对应的采样地理坐标信息、采样时间信息、水样采样点的名称信息、水处理运维工程师最终选定编辑的待分析指标序列信息、选定的水质分析实验室信息、水处理运维工程师的联系方式信息;
步骤S600:基于每一个标签id生成对应水质分析需求;对每一个水质分析需求下的水样与水样分析结果进行自动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水样与水样分析结果自动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基于采样点地理坐标、采样时间结合采样点地理特征判断与采样现场之间存在的水质影响路径的过程包括:
步骤S201:以所述采样点地理坐标为基准,将与所述采样点地理坐标之间满足距离阈值的采样环境内所有建筑设施作为目标设施范围,对所述目标设施范围内所有建筑设施进行水排放路径信息的获取;记目标设施范围内第i个建筑设施存在水排放路径其中表示第i个建筑设施的水排放源头位置;表示由从处排放出的水流途经的若干区域汇成的集合;其中,w1、w2、…、wn表示从处排放出的水流途经的第1、2、…、n个区域;
步骤S202:分别将内各个区域与之间构建若干有向边连线,方向指向分别为由指向w1、w2、…、wn,形式如将所述若干指向连线分别转换为二维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带有方向的向量线段;所述二维空间直角坐标系为第一直角坐标系;以的位置坐标为所述第一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位置坐标;在所述第一直角坐标系中锁定向量线段夹角之间呈现最大夹角的两个向量线段,同时将该最大向量线段夹角作为对应的扩散角;
步骤S203:分别将所述第一直角坐标系中各向量线段的长度代表与w1、w2、…、wn之间的实际位置距离,将所有的向量线段尾部进行连接形成以的扩散角为基础的封闭扩散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水样与水样分析结果自动匹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判断与采样点之间存在水质影响路径的若干关联建筑设施的过程包括:
步骤S301:从扩散角的二分角位置引一条射线,将所述射线的方向代表封闭扩散区域的整体方向;以封闭扩散区域的整体方向作为二维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x轴方向,垂直所述x轴方向作y轴构建生成第二直角坐标系;
步骤S302:获取采样点所处的采样现场所包含的范围区域位置,将所述采样现场所包含的范围区域位胃在所述第二直角坐标系中进行标注显示;对封闭扩散区域和采样环境对应的范围位置区域之间进行重合区域的捕捉;
步骤S303:若封闭扩散区域和采样环境对应的范围位置区域之间存在重合区域,判定采样点与目标设施范围内第i个建筑设施之间存在水质影响路径,所述目标设施范围内第i个建筑设施为所述采样点的关联建筑设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盘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启盘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311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动态定位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公交车辆排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