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径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6538.3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7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钱昌桂;尚进;丛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马永芬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径 规划 方法 装置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寻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路径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预先获取的地图信息、初始位置、障碍物位置以及终点位置,确定从初始位置至终点位置的多个路径点;基于多个路径点,生成从初始位置至终点位置的预瞄路径,该预瞄路径包括多条折线段;基于预瞄路径中各个折线段的方向,确定多个目标轨迹点;连接多个目标轨迹点,得到目标路径。通过实施本发明,无需搜索全部的地图信息,通过生成的预瞄路径确定出行驶的轨迹点,由此降低了计算量和计算时间,提高了路径的更新速度,最大程度上保证路径的实时更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寻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径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路径规划算法主要有可视图法(visibility diagram)、传统A星算法、混合A星算法和快速随机生成树等。可视图算法是最简单和常用的几何寻找路径方法,将几何图中每个障碍物的顶点标出,再将每两个顶点画出一条边,这种方法虽然能找到起点到终点的最短的距离,时间复杂度为O(
传统A星算法是路径规划中经典的寻径算法,但是传统A星算法不加汽车动力学约束条件,所以无法满足汽车运动学特性,这种方法确定出的路径不适合无人驾驶汽车等非完整性系统。混合A星算法是传统A星算法的升级,以车辆的运动学模型为节点,在预测下一步运动时候考虑了汽车的速度,方向盘转角等汽车参数的约束,满足车辆运动学的算法,解决了传统A星算法得出路径不适合非完整性系统的问题。无论是传统A星算法还是混合A星算法,在生成路径时都需要CPU有较高的算力,然而,在地图面积较大、精度较高的情况下,CPU提供的算力难以满足算法需求,由此导致其生成的路径难以实现实时更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径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的路径规划的计算量较大,在地图面积较大和精度较高的情况下,CPU提供的算力难以满足需求而导致路径难以实现实时更新的问题。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径规划方法,包括:基于预先获取的地图信息、初始位置、障碍物位置以及终点位置,确定从所述初始位置至所述终点位置的多个路径点;基于所述多个路径点,生成从所述初始位置至所述终点位置的预瞄路径,所述预瞄路径包括多条折线段;基于所述预瞄路径中各个折线段的方向,确定多个目标轨迹点;基于所述多个目标轨迹点,形成目标路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对初始位置、障碍物位置以及终点位置,从地图信息中确定出从初始位置至终点位置的多个路径点,继而根据多个路径点形成预瞄路径,根据预瞄路径中各个折线段的方向,确定出多个目标轨迹点,将多个目标轨迹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目标路径。该方法无需搜索全部的地图信息,通过生成的预瞄路径确定出行驶的轨迹点,由此降低了计算量和计算时间,提高了路径的更新速度,最大程度上保证路径的实时更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预瞄路径中各个折线段的方向,确定多个目标轨迹点,包括:采用混合A星算法,在所述各个折线段的方向上撒放预设数量的轨迹点;计算各个所述轨迹点对应于所述折线段的夹角;基于所述夹角从各个所述轨迹点中确定出所述目标轨迹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径规划方法,通过采用混合A星算法在各个折线段的方向上撒放预设数量的轨迹点,计算各个轨迹点对应于折线段的夹角,根据计算得到的夹角从各个轨迹点中确定出目标轨迹点。该方法按照各个折线段的方向进行撒点,大大减少了向无关区域的撒点,降低了轨迹点的计算量。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夹角从各个所述轨迹点中确定出所述目标轨迹点,包括:判断所述夹角是否小于预设角度值;当所述夹角小于所述预设角度值时,计算所述轨迹点对应的代价值,所述代价值用于表征当前轨迹点至所述终点位置的最短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汽智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65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智能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ADI表面淬火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