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击打式油茶果采摘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4723.9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7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韩鑫涛;杜小强;贺磊盈;张国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26 | 分类号: | A01D46/2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之怀;王洪新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击打 油茶 采摘 | ||
本发明涉及油茶果采收机械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击打式油茶果采摘机,该采摘机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摘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面击打式油茶果采摘机,其特征在于:该采摘机包括手持杆、分别设置在手持杆两端的电机与击打头、传递电机动力驱动击打头运动的传动机构;所述击打头包括一对可转动地定位在手持杆端部的击爪,电机工作时击爪通过往复开合运动拍打油茶果;所述击爪包括横杆以及垂直固定在横杆上的若干变截面梳刷指;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在电机与击爪之间的传动轴、锥齿轮组件、连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茶果采收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面击打式油茶果采摘机。
背景技术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也是中国特有的油料物种,种植面积超过6800万亩。随着油茶产业的不断推广,油茶果采收已经成为油茶产业的重中之重。目前的油茶果主要依靠工人手工采摘,但是人工采摘方式存在成本高、劳动强度大、采摘效率低下的缺点,已成为油茶产业发展最薄弱的一环以及阻碍油茶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更快更好地采摘油茶果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面击打式油茶果采摘机,该采摘机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摘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面击打式油茶果采摘机,其特征在于:该采摘机包括手持杆、分别设置在手持杆两端的电机与击打头、传递电机动力驱动击打头运动的传动机构;所述击打头包括一对可转动地定位在手持杆端部的击爪,电机工作时击爪通过往复开合运动拍打油茶果;所述击爪包括横杆以及垂直固定在横杆上的若干变截面梳刷指;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在电机与击爪之间的传动轴、锥齿轮组件、连杆组件。
所述锥齿轮组件包括互相啮合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
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与第二锥齿轮固定的曲柄、分别可转动地定位在两个击爪上的两个第二连杆、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定位在两个第二连杆上的第一连杆、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定位在曲柄与第一连杆上的摇杆。
所述手持杆的前端设有固定座以及座盖;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可转动地定位在固定座中;所述座盖上设有供摇杆穿过的通孔。
所述传动轴与第一锥齿轮之间设有依次连接的联轴器、主动轴、扭力限制器。
所述变截面梳刷指通过拆装结构固定在横杆上;所述拆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横杆上的插孔以及连通插孔的第一安装孔、设置在变截面梳刷指上的第二安装孔、插装在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中的销轴、安装在销轴上的开口销。
所述电机固定在手持杆的后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同轴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击爪的转动轴线互相平行;所述第二锥齿轮、曲柄、摇杆的转动轴线互相平行;所述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连杆的转动轴线互相垂直。
所述变截面梳刷指的横截面沿着变截面梳刷指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
本发明的工作方式是:使用本发明时,操作者握住手持杆,根据果树高度和果实位置调整自身的站位,将击打头靠近油茶果,使变截面梳刷指接触油茶果;启动电机,电机动力依次通过传动轴、联轴器、主动轴、扭力限制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曲柄、摇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进行传递,最终驱动击爪进行往复开合运动,击爪的变截面梳刷指从两侧拍打油茶果使得油茶果脱离枝条,从而达到采摘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击打头可以根据油茶果果实的实际大小更换不同形状、不同长度、不同截面直径的变截面梳刷指,以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和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47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