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养设备余热回收系统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4648.6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5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易达幸;张旭;黄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B9/08;F28F27/02;B28B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郭冬雪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余热 回收 系统 混凝土 生产线 | ||
1.一种蒸养设备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养设备(3),适于向用热设备(4)提供蒸汽热源;
蒸汽换热单元(1),包括与蒸养设备(3)的余汽排放口连通的第一换热室(11),所述第一换热室(11)的顶部还设有第一蒸汽排放口;
冷凝水换热单元(2),包括与蒸养设备(3)的高温冷凝水排放口连通的第二换热室(21),所述第二换热室(21)与所述第一蒸汽排放口通过二级回收管路(20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养设备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室(11)上还设有第一蒸汽入口,所述第一蒸汽入口与蒸养设备(3)的余汽排放口通过一级回收管路(301)连接;
所述二级回收管路(201)与所述一级回收管路(301)之间通过第一连通管路(202)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路(202)上设置有开关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养设备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养设备(3)包括蒸压釜,所述蒸压釜连接有闪蒸装置(33),所述闪蒸装置(33)的排气口与所述一级回收管路(301)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管路(33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蒸养设备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室(21)上还设有第二蒸汽排放口,所述第二蒸汽排放口与热水储罐(7)相连;
和/或,所述热水储罐(7)上还设有第三蒸汽排放口,所述第三蒸汽排放口与冷却塔(9)相连,所述冷却塔(9)与回收池(10)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室(21)的底部还设有与回收池(10)相连的排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蒸养设备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室(21)与所述蒸养设备(3)的冷凝水排放口通过冷凝水排放管路(302)连通,所述冷凝水排放管路(302)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单元(35),所述第一过滤单元(35)用于过滤排放到所述第二换热室(21)内的高温冷凝水中的杂质;
和/或,所述第一换热室(11)上还设有冷源入口和冷源出口,所述冷源入口适于与自来水管(101)连接,所述冷源出口适于与锅炉(6)进水端连通,所述锅炉(6)用于对所述用热设备(4)进行供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蒸养设备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换热单元(1)还包括:
蒸汽喷射器(12),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室(11)内,所述蒸汽喷射器(12)具有喷射孔(1221),多个喷射孔(1221)适于将蒸养设备(3)通入的蒸汽均匀喷射到所述第一换热室(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养设备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喷射器(12)包括:
主喷射管路(121),所述主喷射管路(121)的进气端与所述蒸养设备(3)的余汽排放口连通;
多个分支喷射管路(122),间隔排布在所述主喷射管路(121)的两侧,所述分支喷射管路(122)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喷射孔(122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蒸养设备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换热单元(2)适于与用热设备(4)的循环水热源进行换热,所述第二换热室(21)上设有适于将所述循环水热源引入引出的循环水入口(221)和循环水出口(2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养设备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热设备(4)与循环水入口(221)之间通过第一管路(401)连接,所述循环水出口(222)与用热设备(4)之间通过第二管路(402)连接,所述第一管路(401)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单元(4011),所述第二管路(402)上设置有泵送单元(4021)。
10.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蒸养设备余热回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464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