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栖挖掘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24356.2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9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姜雪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雪锋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2D55/04;E02F3/32;E02F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7099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栖 挖掘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两栖挖掘机,底盘为工字形并且其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两套轮履复合驱动装置,四套轮履复合驱动装置可实现两栖挖掘机在陆上和水上的行驶,车体安装于底盘上侧并可进行转动和定位,驾驶员可通过机械臂控制挖斗完成挖掘装载作业,三个车轮分别通过三个轮轴与底盘转动连接,变位套与第一轴同轴安装并构成花键传动结构,变位套与第一链轮构成螺旋花键传动结构,两个电动执行器固定安装于车身内部,并且两个电动执行器的伸出端通过推拉板和转台轴承与变位套连接,履带上安装有多个划水板,每个划水板均通过一个撑杆与链条环连接,从而两个电动执行器伸长可使各个划水板变为直立状态,提高履带在水上的划水效率和两栖挖掘机的行驶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栖挖掘机。
背景技术
挖掘机是一种特殊的工程车辆,在施工中可以对土壤、煤、泥沙、碎石等进行挖掘装载,从而完成土地平整、开挖沟渠、清理废墟等工作,在道路建设、桥梁搭建、建筑施工、水利工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中,普通的挖掘机也存在这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沼泽、滩涂、池塘、沟渠等地方,往往需要机器在浅水区进行挖掘,这样一来普通的挖掘机就无法胜任,即便是作业范围更广的长臂挖掘机也只能在外围进行挖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而现有的两栖挖掘机均是在常规挖掘机的基础上增加浮箱,并依靠履带划水行驶,因此水上行驶速度较慢;为了使两栖挖掘机在陆上具有较好的通过性,在水上具有较快的行驶速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栖挖掘机。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栖挖掘机,在具有良好通过性的前提下,还具有较快的水陆行驶速度。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两栖挖掘机,其特征在于:底盘为工字形并且其内部为中空结构,从而可为两栖挖掘机提供足够的浮力,底盘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两套轮履复合驱动装置,四套轮履复合驱动装置的结构成左右对称分布,四套轮履复合驱动装置可实现两栖挖掘机在陆上和水上的行驶;车体安装于底盘上侧中间位置并可进行360°圆周转动和定位,车体内部设置有动力单元和驾驶系统,机械臂后端安装于车体上,挖斗安装于机械臂前端,驾驶员可通过机械臂控制挖斗完成挖掘装载作业;轮履复合驱动装置主要包括履带、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划水板、撑杆、推拉板、第一链轮、第一轴、电动执行器、第二轴、第三轴、第二链轮、链条环、履带节、转台轴承、变位套,其中第一轴将第一轮与车身连接,第一轴是驱动轴并可将动力传递至第一轮,第二轮和第三轮分别通过第二轴和第三轴与车身转动连接,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分别与第一轴和第三轴转动连接,链条环安装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变位套与第一轴同轴安装并构成花键传动结构,变位套与第一链轮构成螺旋花键传动结构,两个电动执行器固定安装于车身内部,并且两个电动执行器的伸出端通过推拉板和转台轴承与变位套连接,履带节首尾相连构成一个环形的履带,两个相邻的履带节通过一个销轴连接并构成转动副,每个销轴上均转动安装有一个划水板,每个划水板的侧面均通过一个撑杆与链条环连接,从而两个电动执行器伸长可使变位套向右移动,在螺旋花键结构的传动作用下,第一链轮相对于第一轴逆时针转动一个相位角,同时第一链轮驱动链条环逆时针转动,在撑杆的推动作用下,各个划水板可变为直立状态,可提高履带在水上的划水效率。
作为优选,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均为充气轮胎。
作为优选,两个电动执行器位于第一轴两侧,并关于第一轴中心对称,从而使推拉板受力对称,避免变位套出现偏距磨损。
作为优选,第一轴上设有外花键,变位套内部设有内花键,变位套与第一轴构成花键传动结构,从而变位套可左右移动并随第一轴转动。
作为优选,第一链轮内部设有螺旋内花键,变位套外侧设有螺旋外花键,变位套与第一链轮构成螺旋花键传动结构,从而可通过变位套的左右移动,实现第一链轮的相位角调整,进而控制滑水板的翻转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雪锋,未经姜雪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4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