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响应式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421482.2 | 申请日: | 2022-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4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王康;解全一;李虎;王昱森;李作周;李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38 | 分类号: | G01M3/38;G01J5/00;G01J5/48;G01N21/55;E21F17/18;B62D57/028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黄海丽 |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响应 隧道 渗漏水 检测 方法 系统 装置 | ||
1.一种自动响应式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采集待检测隧道面反射的激光束;
获取所述激光束内激光点的反射强度,若存在任一激光点反射强度低于预设基准反射强度值,则产生触发信号;
在所述触发信号区间内,触发红外热成像图像采集装置对待检测隧道面进行图像采集;触发信号结束后,关闭所述红外热成像图像采集装置;
基于采集的图像中像素点携带的温度信息及预设阈值,确定渗漏水区域,实现隧道渗漏水的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响应式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采集待检测隧道面反射的激光束,具体为:基于激光发射器向待测隧道面持续发射激光束,所述激光发射器随搭载车运动,激光接收器实时接收从隧道面反射回的激光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响应式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时采集待检测隧道面反射的激光束时,采用的激光发射器包括第一激光发射器和第二激光发射器,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发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发射距离,所述距离差为搭载车恒定速度下,红外热成像图像采集装置的最快启动拍摄时间内,搭载车的行进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响应式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激光束内激光点的反射强度,若存在任一激光点反射强度低于预设基准反射强度值,则产生触发信号,具体为:判断所述第二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的反射强度是否低于预设基准反射强度值;
若是,则产生触发信号,启动红外热成像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拍摄,并判断所述第一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的反射强度是否低于预设基准反射强度值,若是,则继续产生触发信号,控制红外热成像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拍摄,若否,则关闭红外热成像图像采集装置;
若否,则继续采集激光反射信号,并进行反射信号强度判别。
5.一种自动响应式隧道渗漏水红外图像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其用于实时采集待检测隧道面反射的激光束;
图像采集触发信号获取单元,其用于获取所述激光束内激光点的反射强度,若存在任一激光点反射强度低于预设基准反射强度值,则产生触发信号;
图像采集单元,其用于在所述触发信号区间内,触发红外热成像图像采集装置对待检测隧道面进行图像采集;触发信号结束后,关闭所述红外热成像图像采集装置;
渗漏水检测单元,其用于基于采集的图像中像素点携带的温度信息及预设阈值,确定渗漏水区域,实现隧道渗漏水的检测。
6.一种自动响应式隧道渗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进行隧道渗漏水检测的搭载车,包括主控器以及分别与所述主控器连接的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红外热成像图像采集装置;其中,所述主控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响应式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响应式隧道渗漏水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成像图像采集装置采用红外热像仪。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响应式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
9.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响应式隧道渗漏水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学;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214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吸砂机噪声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核电站堆坑通风系统散热特性测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