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5751.4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0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侯慧;王逸凡;吴细秀;石英;谢长君;黄亮;熊斌宇;陆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武汉理工大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3/3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张璐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放电 调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电池参数和里程参数;根据所述电池参数和所述里程参数,建立电池损耗成本模型和心理效应量化模型;根据所述电池损耗成本模型和所述心理效应量化模型,建立长时间尺度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模型。本发明综合考虑到长时间尺度以及电动汽车用户心理效应量化,建立了一种双层实时调度模型,包含上层调度模型和下层实时优化模型。通过上层调度模型调度结果指导下层实时优化,完成整个调度周期的优化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电动汽车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有意识选择使用电动汽车的用户逐年增加。数量庞大的电动汽车群使得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日益增长。
现有研究多注重电动汽车的短时间尺度的调度问题,如出行途中1小时或住宅区停留的若干小时。在电动汽车出行途中的短暂过程中,电动汽车通常考虑经济性、时间性、路程长度等因素选择合适充电站从而实现充电负荷空间转移。在电动汽车的住宅区或商业区停留过程中,负荷聚集商等调度方能够调度电动汽车在短时间尺度上进行转移。尽管上述短时间尺度优化效果显著,但通常假设在每个调度天都对电动汽车进行调度。而实际充电过程中,电动汽车每日消耗电量并不剧烈,可能并不需要补充。然而,目前鲜有关于更长时间尺度的研究。部分即使对扩展时间尺度下电动汽车多日一充场景进行了研究,但仅考虑了电动汽车充电过程的影响,而忽略了电动汽车放电对长时间尺度调度的影响。因此,如何进行电动汽车的长时间尺度的有效调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及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方法及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缺乏电动汽车长时间调度的有效方法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方法,包括:
获取电动汽车的电池参数和里程参数;
根据所述电池参数和所述里程参数,建立电池损耗成本模型和心理效应量化模型;
根据所述电池损耗成本模型和所述心理效应量化模型,建立长时间尺度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参数和所述里程参数,建立电池损耗成本模型和心理效应量化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电池参数,建立用于确定一次放电过程中动力电池的损耗成本的所述电池损耗成本模型;
根据所述电池参数和所述里程参数,建立用于反映电池SOC水平与电动汽车用户心理焦虑的关系的所述心理效应量化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参数包括调度开始前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第一初始容量、放电开始前的电动汽车的第一SOC值、放电结束后的电动汽车的第二SOC值、动力电池的最大SOC值、动力电池放电结束时的放电深度以及更换一次动力电池的更换成本,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参数,建立用于确定一次放电过程中动力电池的损耗成本的所述电池损耗成本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容量、所述第一SOC值、所述第二SOC值、所述最大SOC值和所述放电深度,确定一次放电过程中的电池退化容量;
根据所述第一初始容量、所述电池退化容量、所述更换成本,确定一次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动力电池损耗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参数包括充电完成之后的完成SOC值,所述里程参数包括出行里程,所述根据所述电池参数和所述里程参数,建立用于反映电池SOC水平与电动汽车用户心理焦虑的关系的所述心理效应量化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完成SOC值、所述出行里程,确定停驶概率密度函数;
根据所述停驶概率密度函数,确定出行预设SOC值的电动汽车停驶概率;
根据所述电动汽车停驶概率,确定电动汽车用户的心理效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武汉理工大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武汉理工大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57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