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燕半自动成形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3233.9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6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君;陈国苏;池洪胜;陈君凡;林思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同利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1C9/06 | 分类号: | A21C9/06 |
代理公司: | 福建知与行律师事务所 35248 | 代理人: | 崔礼龙 |
地址: | 350101 福建省福州市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自动 成形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肉燕半自动成形机,由机架、螺杆进料电机组件、进料斗、搅拌电机、搅拌轴组件、进料管、出燕气缸、出燕导棒、三工位转盘、转盘电机、齿轮电机组件、夹燕气缸、柔性夹头组件、回转轴承和下料箱组成。针对现有肉燕制作设备或技术路线缺少传统人工包肉燕制作技巧的有效模拟下,本发明可实现肉燕皮的上料后,自动完成加馅和成形下料两大工序,利用肉燕成形的复合运动保证肉燕的形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肉类食品的制作工艺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肉燕半自动成形机。
背景技术
肉燕这种中国传统美食因其独特的外形和口感广受用户欢迎,但由于其燕皮较薄,手工肉燕较难实现自动化成形作业。专利201820570444.2公开了一种肉燕馄饨快速成型捏合装置,包括注馅管、支撑架,利用互相配合转动的凸轮轴实现下料肉燕的成形。不过,该肉燕成形工艺未考虑多组同时下料的肉燕馅填充量的不均匀性,导致不同肉燕的重量存在一定误差。并且随着肉燕馅不断累积注馅管之后,有可能在设备运转一段时间后无法顺利保证肉燕的形状品质。如何更好地让每个肉燕成形,如何基于传统手工燕皮的工艺特点,设计高品质的燕皮半自动化或自动化设备将成为一种选择。
发明内容
为此,针对现有肉燕制作设备缺少传统人工制作技巧的有效模拟下,研制一种仿人工的肉燕半自动化制作装备可保证肉燕生产品质稳定性和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肉燕半自动成形机。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肉燕的半自动快速成形作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种肉燕半自动成形机包括机架、螺杆进料电机组件、进料斗、搅拌电机、搅拌轴组件、进料管、出燕气缸、出燕导棒、三工位转盘、转盘电机、齿轮电机组件、夹燕气缸、柔性夹头组件、回转轴承和下料箱。
所述搅拌电机通过所述搅拌轴组件对投入所述进料斗的肉燕馅进行搅拌和下落,所述螺杆进料电机组件将下落的肉燕馅从所述进料管挤出。
所述转盘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三工位转盘,依次配合实现燕皮上料、加馅、以及成形下料三大工序。
所述出燕气缸用于实现所述出燕导棒的上下运动。
所述回转轴承的内转盘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回转轴承的外转盘设置有与所述齿轮电机组件配合的外齿圈,所述回转轴承的外转盘的上面固定有所述通过所述夹燕气缸,所述齿轮电机组件通过所述回转轴承带动所述夹燕气缸绕所述回转轴承中心转轴转动。
所述下料箱设置在所述三工位转盘的下料工位下方,用于收集下料的肉燕。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螺杆进料电机组件与所述转盘电机的配合控制实现肉燕皮的加馅工序,当所述转盘电机驱动所述三工位转盘新上料的燕皮处于所述进料管下方时,所述螺杆进料电机组件将肉燕馅从所述进料管挤出至燕皮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出燕气缸、夹燕气缸、转盘电机与齿轮电机组件的配合控制实现肉燕的成形下料工序。
当所述转盘电机驱动所述三工位转盘上已加馅的肉燕皮处于所述出燕导棒下方时,所述出燕气缸驱动所述出燕导棒向下运动,使所述出燕导棒将肉燕馅和肉燕皮从所述四工位转盘的预留孔洞移出和实现肉燕的预成形。
所述出燕气缸下行运动到位后,所述夹燕气缸通过所述柔性夹头组件对预成形的肉燕进行夹紧,使肉燕皮的两边夹紧在所述出燕导棒上。
所述夹燕气缸夹紧动作后,所述出燕气缸开始向上运动,同时所述齿轮电机组件通过所述回转轴承带动所述夹燕气缸绕所述回转轴承中心转轴转动1/4圈,通过出燕气缸和所述齿轮电机组件实现肉燕的复合运动成形。
所述肉燕成形后,所述夹燕气缸控制所述柔性夹头组件松开,成形肉燕在重力下下料至所述下料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同利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同利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3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