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适应的灯具智能调节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10871.5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1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毕志杰;潘俊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盛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05 | 分类号: | H05B47/105;G06V40/10;G06V10/1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3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适应 灯具 智能 调节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自适应的灯具智能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路段进行区域划分,获取每一路段上的行人数量、行走速度、行进道路以及当前位置;
S2、获取一路段,记为路段A,建立路段A上每盏路灯的可照明范围,并获取实时状态,计算路段A上的无光区域;
S3、根据步骤S1与S2进行计算并预测行人进入无光区域的时间,从而自适应对路灯进行偏转,调节照明角度;
S4、实时对路段A上的所有路灯进行智能控制,以保证行人行进时减少进入无光区域的时间;
在步骤S1中,对路段进行区域划分,以每一区域至少存在E个路灯为标准,并利用摄像及传感装置采集每一路段上的行人数量、行走速度、行进道路以及当前位置;
在步骤S2中,对一路段记为路段A,路段A上存在E个路灯,将路段A上路灯的初始状态设置为路灯垂直向下状态,即路灯中心点与路灯可照明范围的中心点在同一竖直线,此时可照明范围为一个圆,路灯散射的边缘光的切线与竖直线所成夹角记为;
则根据公式:
其中,为可照明范围的半径,为路灯高度;则可照明范围;
则路段A上的无光区域,根据公式:
其中,为无光区域总面积;、分别为路段A的长与宽;
在步骤S3中,进行计算并预测行人进入无光区域的时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S9-1、获取一个样本时段内的历史数据作为数据样本,所述数据样本为通往路段A的X个路段上不同时刻的行人数量,以及从X个路段上行进到路段A的行人数量;
S9-2、建立时段,计算所述数据样本中X个路段在时段行进到路段A的行人数量的平均比例系数,则有:
其中,代表数据样本中X个路段在任一天时段行进到路段A的行人数量的比例系数,代表时段从X个路段上行进到路段A的行人数量,代表通往路段A的X个路段上在时段的行人数量;
根据建立平均比例系数,对X个路段的平均比例系数分别记为
;
则可得到在时段的比例系数矩阵为;
利用指数平滑法进行动态预测待预测日时段的X个路段上的比例系数;
建立指数平滑预测模型:
其中,表示X个路段中的任一路段在时段的比例系数的预测值,表示前天的路段在时段比例系数的实际值;为样本时段的天数;表示权重系数;
;
可得出待预测日时段的X个路段上的各个路段的平均比例系数;
进而得到待预测日在时段的预测比例系数矩阵为;
构建指标评价体系;
建立两种单一评价指标,分别记为;
其中为时段的预测综合准确率评价指标;为时段的出行人数稳定度评价指标;
构建时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为两种单一评价指标在时段的权重矩阵;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单一评价指标在时段的权重系数;Y为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的在时段的决策矩阵;
其中,决策矩阵
;
代表决策值,代表评价指标为g时,时段的路段i的评价值,其中g为;、分别为评价指标为g时,时段的X个路段中的评价值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代入到待预测日在时段的预测比例系数矩阵;
即可得出评价后的待预测日在时段的预测比例系数矩阵,记为更新矩阵K;
则将更新矩阵K作为最终的预测比例系数矩阵进行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盛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启东盛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08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