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模组热失控的防护方法及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0630.0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4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向永川;杨亚丁;匡凯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58 | 分类号: | H01M10/658;H01M50/244;H01M50/204;H01M50/25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肖秉城 |
地址: | 401333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主镇月台路***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动力电池 模组 失控 防护 方法 装配 | ||
1.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模组热失控的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电池模组的铝牌上贴附第一隔热材料;在所述动力电池模组的上端、侧端和底端贴附第二隔热材料;在所述动力电池模组的端面贴附第三隔热材料。
2.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模组热失控防护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动力电池模组放置在支撑块上,再将第一隔热材料贴附在动力电池模组的铝牌上;
将模组限位块安装在经过S3处理后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第一定位孔中,然后将第二隔热材料对齐模组限位块粘贴在动力电池模组的上端、侧端和底端;
将第三隔热材料对齐端面定位块的定位柱进行放置,再将端面定位块的定位柱对齐经过S4处理后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第二定位孔并压紧,从而将第三隔热材料粘贴在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热失控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件的形状和大小是根据动力电池模组的结构完成设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热失控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上盖长边剪掉的距离为顶点到第二卡孔的长度d1,短边剪掉的距离为顶点到第一卡孔的长度d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热失控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第一隔热材料为陶瓷玻纤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热失控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包括以下步骤:
S4-1:将动力电池模组的底端放置在支撑块上,支撑块的宽度小于动力电池模组底端的宽度;
S4-2:将模组限位块分别安装在动力电池模组两个端面的第一定位孔中,用于使得动力电池模组上端的第二隔热材料与动力电池模组端面的边缘对齐;
S4-3:使用刮板将第二隔热材料粘贴在动力电池模组的两个侧端,并将剩余部分粘贴在动力电池模组底端边缘。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热失控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在第三隔热材料粘贴在动力电池模组端面后,再用端面定位块将拐角处的第三隔热材料压平,用于防护模组端面热失控后的热扩散。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热失控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热材料和第三隔热材料为陶瓷硅橡胶。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热失控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隔热材料、第二隔热材料和第三隔热材料在粘贴过程中,需保证无气泡、无起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06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注意力融合的水下目标检测方法
- 下一篇:传动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