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催化热裂解气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409255.8 | 申请日: | 2022-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5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田鸣;肖相权;田果;李佳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怡和盛达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C02F11/00;C02F11/13;C10B53/00;C02F101/30;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6 | 代理人: | 严刘英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催化 裂解 气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催化热裂解气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污泥置于120~150℃环境中,使其含水率降低至70~75%;(2)于300~450℃加热步骤(1)处理后的污泥,使其形成含水率为50~55%的污泥颗粒;(3)将污泥颗粒于300~450℃干燥至含水率为10~15%;(4)将干馏后的污泥置于450~600℃的温度下碳化,然后,再于800~1200℃无氧环境中热裂解气化即可。本发明能够高效的完成对污泥的热裂解,且可尽可能的降低有害成分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催化热裂解气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事业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厂数量不断增多,污泥产生量也日益增加。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年产生量已经达到 3000万吨(含水率80%)。
污泥焚烧处理处置是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的重要手段。然而,污泥直接焚烧存在燃烧效率低、能量利用方式单一的问题;此外,污泥焚烧烟气中含有PM2.5、NOx、SO2和二噁英等污染物,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二次污染。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人口密度的增大,污泥焚烧设施选址日益困难。因此,开发可以替代焚烧的污泥热处理技术,已成为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催化热裂解气化方法,可有效的对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泥催化热裂解气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污泥置于120~150℃环境中,加热1~3h,使其含水率降低至70~75%;
(2)于300~450℃加热步骤(1)处理后的污泥,使其形成含水率为50~55%的污泥颗粒;
(3)将污泥颗粒于300~450℃干燥至含水率为10~15%,然后于300~380℃干馏,分离干馏后的污泥和干馏产生的气体;
(4)将干馏后的污泥置于450~600℃的温度下碳化,将碳化后的污泥与催化剂混合后,再于800~1200℃无氧环境中热裂解气化即可。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加热使用的热源为污泥气化热以及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热量。
本发明在部分天然气补热和污泥气化热上升过来的温度高达300-450℃的灼热的烘烤下,污泥的水在急剧受热中瞬间蒸发,由于污泥透气性很差,瞬间产生的大量蒸汽无法通过料层透气,在颗粒外表和容腔表面之间形成高压蒸汽隔离膜,将污泥与容腔内表面隔离开进行脱模。完成趋近镂空的含水率50%-55%的中干污泥颗粒。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干燥过程依次包括:蒸馏、干化和干燥。具体过程为:
污泥颗粒在干燥机的蒸馏盘上持续翻滚,并进入干化盘,经干化盘处理后污泥颗粒的含水率降低至30~40%,然后进入干燥盘,经干燥盘处理后其含水率降低至10%~15%。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干燥使用的热源为污泥热裂解产生的温度为 300~450℃的气体;所述气体再与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一同排出,并可返回至步骤(1)中作为热源。
进一步地,干馏产生的气体包括:烷类(CmHn)、一氧化碳(CO)、焦油等可燃气体和水蒸气(H2O)、塑料橡胶等物质中的氯(Cl)元素生成氯化氢(HCl) 气体,硫(S)元素生成(H2S)气体,以上所有气体一起从干馏机组上部排出,经管道输入延时机组的蒸馏盘进行余热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怡和盛达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怡和盛达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92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档案智慧存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叠水景观泄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