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患者瘫痪手部被动运动的智能训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7505.4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8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洪小丹;张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患者 瘫痪 被动 运动 智能 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患者瘫痪手部被动运动的智能训练装置,包括中空的球体,所述球体表面设置有对应手指的五个指套且该球体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两条齿条,两所述齿条的一端分别与齿轮的两侧啮合且两齿条的另一端分别与球体的两侧连接,以及,所述电机与一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适用于手部无法自主运动的患者,能够带动手部进行锻炼,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患者瘫痪手部被动运动的智能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部运动的康复装置大部分是握力球,而握力球采用经久耐用的高弹材料,用力捏握力球的时候,柔韧的球体变形塞满手掌,手掌一松一紧,球体能有效地刺激手掌的各大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锻炼手部的康复效果。然而,部分患者是由于手部无法自主运动,或握力太小无法握紧握力球,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该部分患者的康复设备。
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患者瘫痪手部被动运动的智能训练装置,该装置适用于手部无法自主运动的患者,能够带动手部进行锻炼,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患者瘫痪手部被动运动的智能训练装置,包括中空的球体,所述球体表面设置有对应手指的五个指套且该球体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两条齿条,两所述齿条的一端分别与齿轮的两侧啮合且两齿条的另一端分别与球体的两侧连接,以及,所述电机与一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齿条上开设有T形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T形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延伸出滑槽外与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齿条上还设置有多条连杆,各所述连杆的一端与齿条连接且该连杆的另一端与球体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包括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的一端与球体连接且该电机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板且该端设置有输出轴,所述定位板与限位杆连接,所述输出轴远离电机主体的一端穿过定位板与齿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主控制模块、WiFi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存储模块,其中,所述主控制模块通过WiFi模块与一后台服务器无线连接且该主控制模块通过红外接收模块与一遥控器无线连接,所述存储模块、电机主体均与主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指套与球体的外壁粘接,所述齿条远离齿轮的一端与球体的内壁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球体采用高弹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指套采用透气布料制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在齿轮的两侧分别设置两条齿条,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能够带动两条齿条移动并且两条齿条的移动方向相反,从而当控制器通过电机驱动齿轮正转或反转时,齿轮通过齿条拉动球体往内收缩或推动球体往外扩张,并通过指套达到带动手部进行握紧或松张运动的目的,从而带动手部进行锻炼,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75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