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体积碎纸包全自动六面裹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6656.8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0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赵龙;蒋海涛;毕金章;马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升达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7/00 | 分类号: | B65B37/00;B65B43/08;B65B51/14;B65B61/06;B65B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孚睿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4 | 代理人: | 王冬杰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纸包 全自动 六面裹膜 方法 | ||
一种大体积碎纸包全自动六面裹膜方法,即在碎纸包行进方向入口处,垂直于碎纸包行进方向的上下方各设置一送膜机构和热封切机构;在碎纸包入口与出口之间,在碎纸包行进方向左右侧的上下方各设置一热封切机构;先将缠绕在上下送膜机构上的上下包装膜端部热封在一起,形成一垂直包装膜;将碎纸包放置在传送机构上,碎纸包撞击垂直包装膜,使上下送膜机构放料,将行进中的碎纸包的前、顶和底面包裹住,待碎纸包全部通过上下送膜机构后,上下热封切机构将上下包装膜切割热封粘合在一起,将碎纸包的后面包裹住;左右两侧的上下热封切机构同时动作,将垂落在碎纸包两侧的上下包装膜两端切割热封粘合在一起,完成对碎纸包六面全方位包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体积碎纸包包装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体积块状碎纸包全自动六面裹膜方法。
背景技术
纸作为记载信息的主要介质,其应用较为广泛。由于纸张上记载有一些重要信息,所以,对于涉密单位,废弃的纸张不能随意丢弃,必须进行销毁。为应对大批量的纸张处理,修建有销毁中心,集中处理记载有涉密信息的纸介质。
目前,市面上对纸介质的销毁方式主要是以粉碎为主,将纸介质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纸碎压缩成块状,最后,将压缩后的碎纸包运送至化浆厂进行化浆处理。
通常,压缩后的碎纸包体积较大,长度为750mm-1100mm,宽为550mm-700mm,高为450mm-850mm,重量大约100公斤~400公斤。由于压缩后的碎纸包体积大、重量沉,经常未包裹就直接运输走,在运输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遗散现象,对保密工作产生极大不利影响。为此,工作人员会对压块后的碎纸包进行套袋处理,但是,由于压缩后的碎纸包体积大、重量沉,无法搬运,套袋效率极低,而且极大地消耗人力物力。
目前市面上有热缩自动包装设备,它是将被包装物品放在包装膜中间,通过翻转被包装物,使包装膜包裹住被包装物品,然后,切割包装膜封口,最后,通过热风冷风切换使包装膜热缩收紧贴合在被包装物品表面。这种包装方式适用于体积小、重量轻的物品;对于大体积物品只能实现四面的完全包裹,左右两侧面仍然包裹不住。
对于大型、块状物品一般采用四面缠绕包裹方式进行包装,即通过一旋转平台旋转被包装物,然后拉动包装膜对物品进行多层缠绕以达到四面包装的目的。这种包装方式的缺点:只能对大型块状物品的四个面进行包装,剩余的两个面无法包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用这种方法包裹压缩后的碎纸包仍然存在遗散的现象。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体积块状碎纸包全自动六面裹膜方法。该方法在大体积块状碎纸包行进过程中,完成对其六面全方位自动包裹,包装效率高、省时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体积碎纸包全自动六面裹膜方法,首先,在大体积块状碎纸包行进方向的入口处,垂直于碎纸包行进方向的上、下方各设置一缠绕有包装膜的送膜机构和可上下移动的热封切机构;在大体积块状碎纸包行进方向入口处和出口处之间,在碎纸包行进方向左、右侧的上、下方各设置一可上下左右移动的热封切机构;在传送机构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可伸缩的机械手;所述包装膜的宽度要大于等于被包裹碎纸包的宽度和高度之和;
然后,在大体积块状碎纸包行进方向的入口处,将缠绕在上送膜机构上的上包装膜端部与缠绕在下送膜机构上的下包装膜端部热封在一起,形成一设置在碎纸包前进方向,碎纸包前面的垂直包装膜;
将大体积块状碎纸包放置在传送机构上,使碎纸包在传送机构的作用下向前行进,在碎纸包行进的过程中,碎纸包撞击其前方设置的所述垂直包装膜,使上、下送膜机构放料,粘合在一起的上、下包装膜共同将行进中的碎纸包的前面、顶面和底面包裹住,待碎纸包全部通过上、下送膜机构后,上热封切机构向下移动切割缠绕在上送膜机构上的上包装膜,同时将上包装膜与缠绕在下送膜机构上的下包装膜热封粘合在一起,下热封切机构将缠绕在下送膜机构上的下包装膜切割脱离下送膜机构,将碎纸包的后面包裹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升达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升达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66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备主板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应用旋转平台机构的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