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复合料带的隔膜进行缺陷检测的方法、装置、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5574.1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9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柏全;胡军;李红圆;谢险峰;雷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3;G06V10/25;G06V10/764;H01M10/0583;H01M10/0525;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11602 | 代理人: | 魏小薇;吴丽丽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隔膜 进行 缺陷 检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对复合料带的隔膜进行缺陷检测的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叠片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方法包括:获取复合料带的连续图像;针对复合料带的连续图像,从中截取出至少一个图像分片,其中,图像分片包括隔膜区;以及,针对隔膜区进行检测。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对复合料带的隔膜进行缺陷检测,从而可以提高叠片式电芯组件的生产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复合料带的隔膜进行缺陷检测的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叠片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充电电池(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又称二次电池)包括电池箱以及位于电池箱内的通过串联和/或并联方式组合的多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是电池中提供能量来源的最小单元。电芯组件是电池单体中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关键部件,其主要结构包括阳极极片、阴极极片、以及将阳极极片和阴极极片间隔的隔膜。
电芯组件按照生产工艺可分为卷绕式电芯组件和叠片式电芯组件。叠片料带复合过程中会对电芯组件造成损伤,因此,如何提高叠片式电芯组件的生产良品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对复合料带的隔膜进行缺陷检测的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叠片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复合料带的隔膜进行缺陷检测的方法,包括:获取复合料带的连续图像;针对复合料带的连续图像,从中截取出至少一个图像分片,其中,图像分片包括隔膜区;以及,针对隔膜区进行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方案可以在叠片工艺中针对连续的复合料带的隔膜存在的缺陷进行检测,利于相关人员及时对叠片机的相关部件进行调整,可以有效控制隔膜存在缺陷的电芯组件流出,提高生产的良品率,以及减少生产材料的浪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像分片还包括被隔膜区围绕的极片本体区、多个极耳凸出区以及与隔膜区邻接的背景区,上述方法还包括:从图像分片中提取出隔膜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图像分片中提取出隔膜区,包括:基于背景区的最大灰度阈值,从图像分片中去除背景区,得到第一中间图像;从第一中间图像中提取出与其边缘相内接的最大矩形区域的图像作为第二中间图像;以及,基于极片本体区的最大灰度阈值,从第二中间图像中去除呈矩形的极片本体区,得到隔膜区。该实施例方案可以实现隔膜区的提取。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隔膜区进行检测,包括:确定隔膜区是否包括疑似缺陷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隔膜区是否包括疑似缺陷区,包括:响应于确定隔膜区包括异常像素集合,基于异常像素集合,得到至少一个独立联通的异常像素子集,其中,异常像素集合的每个像素的灰度小于隔膜区的最小灰度阈值;以及,针对每个异常像素子集,响应于确定异常像素子集的面积大于面积阈值,确定隔膜区包括疑似缺陷区。该实施例方案可以实现对疑似缺陷区的识别。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隔膜区进行检测,包括:基于疑似缺陷区的几何特征信息,确定疑似缺陷区对应的疑似缺陷类型,其中,疑似缺陷类型包括疑似破损或疑似褶皱。该实施例能够进一步确定出疑似缺陷区的疑似缺陷类型,例如为疑似破损或疑似褶皱。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隔膜区进行检测,包括:基于疑似缺陷区的图像信息以及隔膜缺陷样本库中的至少一个隔膜缺陷样本的图像信息,确定疑似缺陷区的置信度;以及,响应于确定置信度大于置信度阈值,确定疑似缺陷区为缺陷区。该实施例方案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出疑似缺陷区是否为缺陷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复合料带的连续图像,包括:针对复合料带的每一侧表面,获取由线扫相机拍摄的连续图像。这样,可以对复合料带的两侧的隔膜进行缺陷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55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